-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经未来
艺术品拍卖发展概况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拍卖法》对拍卖定义为:“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
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是通过竞价手段实现买卖双方之间的资源配置,实现商
品价格最大意义价值化。
一、艺术品拍卖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探索振荡阶段
随着 1992 年 10 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会落下帷幕,标志着新时期中
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重新复苏。随后的几年,各个在今后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举足轻重的
拍卖公司纷纷成立,代表性的公司有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
司,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在
这一时期前半段,虽然各地拍卖公司经营的有声有色,很多艺术品也被高价拍出,但是此时
的艺术品拍卖行业由于没有清晰的市场环境和运行环境,也没有明确的宏观政策导向和法律
框架,这也为接下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总体成交额高,成交率低的不正常现象埋下了
伏笔。
由于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改变,1996-1997 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低谷期,并逐渐开
始趋于平和,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整合期。
国内方面,中国开始对拍卖市场加强调控与监管,在 1996 年颁布并在 1997 年初正式开
始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这一法律的实施,导致曾经发展过快过热的艺术品拍
卖行业冷却下来。拍卖法构建了拍卖行业的基本规则体系,即以契约自由、公平竞争以及诚
实守信等为原则。自此,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整体透明度以及市场公信力明显增强,开始
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
1
中经未来
国际方面,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尤其作为中国拍卖市场主
要买方的东南亚投资者开始变得谨慎,对中国拍卖市场持观望态度,而当时中国的内需不足,
没有形成一批强大的国内买方市场,进而导致中国拍卖市场后劲不足。这时,市场开始进入
优胜劣汰的发展阶段,之前对本身经营定位把握不准、管理混乱、人才匮乏、竞争力弱的拍
卖公司被迫出局,退出了拍卖市场的舞台。
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以及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品牌意识和市场开拓理念开始觉醒的情形
下,艺术品拍卖行业开始慢慢得以规范化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品拍
卖行业处于一个早期探索发展的振荡阶段。
(二)行业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与艺术品拍卖相关的法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颁布顺利
实施 5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条例》的颁布
施行,这些法律不仅将继续净化艺术品市场环境,推动市场革弊求新、优胜劣汰,更将高屋
建瓴地把握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宏观走向及其上层建筑的架构。2005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
施的《拍卖管理办法》为外商打开了中国拍卖行业的大门,艺术品拍卖行业迎来了真正的国
际化竞争,这也间接的推动了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发展。并且,此时国外公司普遍看好中
国市场,一些大型拍卖行都想要在中国拍卖市场分一杯羹。这些增加的外部需求也刺激了国
内行业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对艺术品拍卖行业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便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部宏观经
济环境的改变,使得拍卖市场的开放程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逐步降低,或将导致外资企业
未来更大规模的进入,对于国内拍卖公司而言,激烈的拍卖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行业利
润将经历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这一现象虽会加大拍卖行的盈利难度,可能还会导致很多竞
争力弱的企业退出市场,但是对整个国内拍卖行业而言,其利是大于弊的。国际拍卖行的加
入能促进拍卖市场的优胜劣汰,提高拍卖企业、拍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拍卖行业向前
发展。
正是由于这些推动行业发展的利好因素的不断出现,使得这一时期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具体体现在,国内拍卖公司数量急剧增加;大型拍卖公司如中国嘉德
等发展良好,其成交额大幅增加,而成交率也维持在高位,并且精品拍卖增多,相继刷新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