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机械通气监护.docVIP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机械通气监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机械通气监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机械通气监护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摘要] 探讨46例患者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监护作用与意义。通过监护4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所起的作用证明及时调节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参数,对治愈ARDS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ARDS患者,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监护必不可少。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监护   Monitoring ARDS Patients with 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Abstract:To explore the role of nurses in managing 46 ARDS patients with 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It was demonstratedthat competitive monitoring respiratory indexe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in effective managing ARDS and decr easing thecomplications.   Key words:ARDS;Mechanic ventilation;Monitoring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由于肺微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临床表现为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以及顽固性低氧血症[1]。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进行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主要措施为: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使呼气末肺容量增加,萎陷的小气道和肺泡再开放,减轻肺泡水肿,从而改善肺泡弥散功能和通气/血流比例,减少肺内分流,达到改善氧合功能和肺顺应性的目的。小潮气量,防止肺泡过度充气,允许性高碳酸血症[2]。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5 a间共收治了ARDS患者46例,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策略,通过严密的监护,及时调节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参数,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在12岁~76岁,平均46岁。原发病:有磷机中毒19例,溺水2例,多发伤14例,其他11例,ARDS诊断符合1999全国呼吸衰竭学术研讨会上讨论通过的标准[1]。   2 方法   肺保护性通气的策略:患者一旦确诊为ARDS,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尽快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辅助通气。通气模式为SIMV+PEEP+PSV或CPAP+PEEP,VT 470 ml~500 ml,HR 14次/min~20次/min,PEEP 5 cmH2O~15 cm H2O,机械通气的时间为2 d~39 d,平均10 d。采用多功能监护仪24 h监护生命体征,动态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变化,每日监测3次血气分析,同时做好气道管理,监测呼吸机运转情况,及时处理各种报警,定时进行肺功能监护。   3 监护   3.1 一般情况下的监护 应用呼吸机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气管插管的深度、胸廓起伏的状况及两肺呼吸音,注意咳嗽、咳痰能力及痰液的性质、颜色和量的改变,及时做好记录。注意气道湿化,适时吸痰,吸痰前先吸入高浓度的氧气。采用密闭式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 s。    3.2 血流动力学监护 机械通气的使用,特别是应用PEEP,可引起心输出量的降低,导致低血压、意识改变、尿量减少,尤其是在PEEP大于10 cmH2O时,因此要监测心率、血压、尿量、末梢循环和知觉水平。PEEP使用宜从3 cmH2O~5 cmH2O开始,如不能满足氧合要求再逐渐提高,每次提高2 cmH2O,每次调整PEEP前后要监测血压变化。本组发现血流动力学改变6例,表现为意识改变、心律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毛细血管充盈、血流缓慢,经将PEEP降至5 cmH2O~6 cmH2O,增加输液量,使用多巴酚丁胺后逐渐稳定。   3.3 呼吸机运转监护   3.3.1 气道压力监护 气道压力取决于潮气量、流速、气道阻力、肺顺应性等因素。造成气道压力过高的原因有咳嗽、分泌物蓄积、气道痉挛、呼吸机管道扭转或受压、气胸、人机对抗等。当出现气道压力过高报警时,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气压伤的发生。   3.3.2 潮气量的监护 ARDS患者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