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子·牧民》篇“十一经”思想的归纳总结.doc
《管子·牧民》篇“十一经”思想的归纳总结
《管子牧民》篇可以视为全书主要治国方略的概述,包括德法并重的方略、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等。全篇虽分为国颂、四维、四顺、十一经、六亲五法五个部分,但其中十一经部分可以囊括其余四部分的论旨。
因此,十一经既可视为《牧民》的要旨,也可说是整个《管子》治国方略的纲领。由此切入,可以既简要又系统地把握《管子》治国方略,为《管子》思想的继承、借鉴、批判、反思提供一个文本解读的基础。十一经即治国者应当遵循的十一项原则。
原文如下:错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下令于流水之原,使民于不争之官。明必死之路,开必得之门。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 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 使民于不争之官者,使各为其所长也; 明必死之路者,严刑罚也; 开必得之门者,信庆赏也; 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 不求不可得者,不强民以其所恶也; 不处不可久者,不偷取一时也; 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则国安; 务五谷,则食足; 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 令顺民心,则威令行; 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 严刑罚,则民远邪; 信庆赏,则民轻难; 量民力,则事无不成; 不强民以其所恶; 则诈伪不生; 不偷取一时,则民无怨心; 不欺其民,则下亲其上。
上述文本内容可依据其内在逻辑解析为下表:
这十一条原则,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用人、经济、政令。
一、用得其人
用人原则有两条,可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治权的最高层,二是中下层职能主管官员。
(一) 授有德
错国于不倾之地是指治国者要以国家政权、主权的稳固为根本目标。这项原则看似多余,身为统治者,谁会不希望自己所统治的国家政权、主权长久稳固。话虽如此,反观历史,却又不乏因一时、一己之贪欲好恶,把这一目标置诸脑后者。除此之外,古往今来也都常见人们被一时、一地、一事之得失所蒙蔽而忘却根本目标的现象。总之,将工具与目标、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局部目标与全局目标等相混淆甚至颠倒的人和事,并不罕见。《牧民》的首先明确治国的目标原则,不仅不多余,而且既有远见,也合乎逻辑。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授有德是治权授予的策略性原则。政权目标为何要以治权策略来实现呢?这是因为在家天下的时代,一方面政权为帝王、国君所专有,治权则必须与人分担共享; 另一方面是治权行使的效果直接关系着政权的稳固。所以,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在无法改变政权世袭制,帝王、国君的德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都特别强调治权要用得其人,尤其是宰相要传贤。把政权的稳固寄托于治权的效力上,而治权能否得到有效行使,又取决于治权的实际掌控者。
在现代人看来,治权行使的效力不仅与行使者之德有关,也与其能力相关。为什么不以授有能或授有才为实现政权稳固目标的策略呢?在德、能关系上,中国古代基本的观念是德才兼备,职位越高者,德越重要。尤其是最高管理者,他的根本职能是得人、用人,各项具体职能都有专人负责,他只要能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子上就行了。
《立政》篇与《牧民》篇的这一观点完全一致。《立政》篇认为,治国有三本,而安国有四固,三本是:君之所审者三: 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四固为:君之所慎者四: 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 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 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务者,安危之本也。这里所谓的国柄显然不可能指政权,只能是治权。三本、四固决定着国家的治乱、安危,无论是治乱还是安危,第一项决定性因素都是位高权重者是否具有相应的大德至仁,即能否授有德。
(二) 使民各为其所长
授有德和使各为其所长都是用人的原则,但前者是对国家的高层管理者、统治者而言的,对于不亲细务的高层来说,德是首要的; 后者是对中下层职能主管和从业者而言的,对于政策法令的具体执行者来说,能力直接影响事情的成败。当然,具体执行者的道德品行也很重要,但与高层相比,道德标准可以放宽放低一些,只要大行不亏,小节可不拘,所谓不可求全责备,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对于高层管理者的道德素养则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必须求全责备,否则,上有微疵,下必泛滥。孔子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管子立政》篇治国三本中的第二条要求功与禄相对应,第三条要求能与官相对应,与《牧民》此项原则一致,都是强调官员的职责、权力、俸禄要与其能力、功绩相当,以后者决定前者。知人善任,在使民的意义上,就是要因能授官,使其承担的职责和所从事的职业与其所具备的能力相对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薪酬管理从入门到精通.pdf
- GJB451B-2021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术语.docx VIP
- 2025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初中寒假实践总结.docx VIP
- 最新AS9100D:2016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表单共475页).docx VIP
- 客运站年终总结2500字集锦.docx VIP
- ETP48400-C3B1嵌入式电源系统.pdf
- 2025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清单及对标检查手册.pdf VIP
-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doc VIP
- TB 10751-201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含2024年修改单(3-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