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docVIP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doc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微生态制剂是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采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类型不同的生物制剂[1]。水产用微生态制剂按照用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养殖水质改良,主要包含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一类用于养殖对象肠道微生物组成改良,主要包含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或其代谢产物[2]。   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in Qihe river),属鲤形目,鲤科,鲫属,自然分布于河南北部的淇河流域;淇河鲫胸鳍、尾鳍透明,背色浅褐,腹色银白,体宽背厚,俗称双背鲫;其以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而自古闻名;自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将淇河鲫移入池塘养殖,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本研究通过池塘泼洒EM菌及采用投喂添加酵母壁多糖的饲料养殖淇河鲫,旨在探索人工高密度养殖淇河鲫过程中,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生长和体成分的影 响,以 期 为 淇 河 鲫 的 健 康 养 殖 积 累 科 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鱼为自行培育的淇河鲫幼鱼;EM菌选用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产品液体状,主要含有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硝化与反硝化菌等益生菌,有益菌群达6.0109cfu/mL;酵母细胞壁多糖,粉状,由湖北安琪酵母有限公司提供,其中含beta;-葡聚糖20%~40%,甘露寡糖ge;20%等。   1.2 试验饲料   试验用饲料有两种:一种是试验用基础饲料,编为Ⅰ号;另一种是在基础饲料配方的基础上添加4g/kg酵母细胞壁多糖,即酵母细胞壁多糖在饲料中的比例为0.4%,编为Ⅱ号。两种饲料分别经过充分混合后,制成粒径为3mm的硬颗粒饲料,干燥保存备用。   试验用基础饲料(Ⅰ号)的配方见表1。经测定,基础饲料的部分营养成分为:水分8.24%、粗蛋白31.80%、粗脂肪6.26%、粗灰分12.24%。【1】      1.3 试验过程与饲养管理   试验在新乡市金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进行。选取约5000尾的淇河鲫幼鱼,统一暂养于室外水泥池,池子规格:7.2m2.7m1.5m,暂养期间水深70cm,投喂饲料为Ⅰ号饲料,投喂采用挂袋法,暂养时间为15d。   暂养结束后,选择体格健壮、规格一致的淇河鲫1200尾[平均规格:质量(3.38plusmn;0.13)g,体长(3.89plusmn;0.06)cm],随机分为4组,分别设为对照组、EM菌1mL/m3组、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和EM菌1mL/m3+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每组3个平行,每平行100尾试验鱼,分养于12个室外水泥池,水泥池规格3.6m2.7m1.5m。   对照组:试验期间养殖水体不泼洒EM菌;期间只投喂Ⅰ号饲料。   1mL/m3组:放养后第2d在养殖水体中泼洒一次EM菌,用量:   1mL/m3,15d后同样量再泼洒一次;期间只投喂Ⅰ号饲料。   4g/kg组:试验期间养殖水体不泼洒EM菌;期间只投喂Ⅱ号饲料。   1mL/m3+4g/kg组:放养后第2d在养殖水体中泼洒一次EM菌,用量:   1mL/m3,15d后同样量再泼洒一次;期间只投喂Ⅱ号饲料。   分组养殖共进行30d(2013年8月24日-9月23日);投喂采用挂袋法,每日9:00,按试验鱼体质量的8%投放饲料,翌日9:   00收集残饵,自然风干、称量质量,做好记录;养殖期间水深70cm;水温19~27℃,水体pH 7~8.5;氨氮le;0.15mg/L;亚硝酸盐氮le;0.012mg/L;溶氧量ge;4mg/L。   分组养殖结束后,停食1d,分别取样测定生长指标及鱼体生化指标。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养殖试验开始及结束时,停食1d,分别逐尾测量鱼体质量和体长。按下式计算生长率、饵料系数等。【2】      式中:   m1,淇河鲫初始质量 (g);m2,淇河鲫终末 质量(g)。   L1,淇河鲫初始体长(cm);L2,淇河鲫终末体长(cm)。   t,养殖天数(d)。   m3,总投料(g);m4,剩料(g)。   1.4.1体成分指标测定试验结束后,每平行取鱼30尾,每组计90尾;分别将鱼处死,去除内脏(在冰盘上操作),取鱼躯干部,剪碎、烘干,用于生化成分测定;每组样品各项指标均重复测定3次。各项生化指标分别按下列方法测定:水分:采用105℃恒温烘干失重法(GB/T 6435-2006)测定;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GB/T 6432-1994)测定;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GB/T 6433-2006)测定;粗灰 分:采 用 马 福 炉 灼 烧 法 (GB/T 6438-2007)测定;氨基酸:采用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