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大师周辅成先生访谈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理学大师周辅成先生访谈录.PDF

第 16 卷 第 4 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06 年 12 月 Vol. 16 No.4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Dec. 2006 学术名家研究 伦理学大师周辅成先生访谈录 康香阁 (邯郸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 ———————————————————————————————————————————— 摘 要:周辅成先生 193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20 世纪 60 年代初即提出了社会“和 谐”问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在他的伦理思想中,充满着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2005 年 4 月,在纪念世 界反法西斯胜利 60 周年之际,德国《时代》报记者与周先生就中德人民饱受法西斯暴政的灾害问题作了长篇访谈。2006 年 4 月 8 日下午,笔者就中西方伦理学中的亚里士多德和儒家问题采访了周辅成先生,并邀请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教授孙鼎国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龙希成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关键词:周辅成研究;学者访谈;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2006)04-0001-07 收稿日期:2006-04-08 作者简介:[采访者]康香阁(1959—),男,河北成安人,邯郸学院学报副主编。 [受访者]周辅成(1911—),男,四川江津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伦理学家。 ———————————————————————————————————————————— 1962 年 9 月 9 日,《文汇报》上发表的《希腊伦 周先生的这篇文章讲了四个问题。令人惊奇的是, 理学思想的来源与发展线索》一文,引起了毛泽东主 第三个问题的标题即为“围绕‘中庸’、‘和谐’为中 席的关注,毛主席阅读后,写了一段话: 心的表现形式”,是专门论述社会“和谐”问题的。周 先生认为:社会“和谐”是一种社会制度赖于存在的 所谓伦理学,或道德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 基础。伦理思想来源于社会矛盾,是调节社会和谐生 部门,是讨论社会各阶级不相同的道德标准的, 活的一种手段。“和谐”一旦失去平衡,这种社会制度 是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其基本对象是论善恶(忠 将会趋于消亡,将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希腊奴隶 奸、好坏)。统治阶级以为善者,被统治阶级必以 制是如此,希腊奴隶制之后的罗马奴隶制也是如此。 为恶,反之亦然。就在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 45 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 毛主席不仅自己阅读这篇文章,还批示给当时的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它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已经 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 成为我党执政的主要任务之一。40 多年前,周先生就 有这样的哲学思想,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 少奇: 周先生学贯中西,本次仅就西方亚里士多德伦理 此文可一阅,如有时间和兴趣的话。阅后交 学问题和中国儒家伦理思想两个问题进行了访谈。① 陈伯达① 同志一阅。然后还我。 毛泽东 康香阁:作为著名的伦理学家,您在《希腊伦理 九月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