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猕猴桃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猕猴桃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研究
1、相关定义
1.1、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1.2.2.1 膳食纤维的定义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对膳食纤维的定义已做过许多界定。1972 年 Trowell 提出”膳食纤维是食物中那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成分”[9],1976 年又补充 为”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碳水化合物及木质素”[28];2001 年美国谷物化学 2 家学会将其定义为”膳食纤维是指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以多糖为主的大分子 物质的总称”[29]。总之,随研究的深入,膳食纤维的定义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统 一。 1.2.2.2 膳食纤维的分类 膳食纤维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品种多,分类方法也多,见表 1-3。来源不 同的膳食纤维其化学组成本质差别较大,但基本组成成分相似[30,31]。 表 1-3 按照不同标准的膳食纤维的分类[32-40] 分类种类 标准 非淀粉多糖和抗纤维素、半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 消化的低聚糖类果聚糖(菊粉、低聚果糖)、树胶、粘浆和果胶 定义相似的碳水化合物类 抗消化糊精(抗消化的麦芽糊精和马铃薯淀粉糊精) 合成的碳水化合物类 葡聚糖、甲基纤维素 木质素 相关植物物质类 蜡质、肌醇六磷酸、角质、皂角苷、软木脂和单宁 果胶、胍胶、角叉胶、瓜儿豆胶、愈疮胶、卡拉胶、 可溶性膳食纤维黄原胶、琼脂等以及半乳甘露聚糖、葡聚糖、海藻酸 溶解性盐、羧甲基纤维素(CMC)、真菌多糖、海藻多糖等 不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植物蜡、壳聚糖和软骨 类等 植物性:纤维素、半纤维素、阿拉伯胶、木质素、果 胶、半乳甘露聚糖、阿拉伯胶等 来源天然类膳食纤维动物性:甲壳质、壳聚糖、胶原等 微生物:真菌多糖、黄原胶等 海藻多糖:海藻酸盐、卡拉胶、琼脂等 合成类膳食纤维 葡聚糖、羧甲基纤维素(CMC)等 基质碳水化合物:半纤维素,果胶类物质 化学成分纤维状碳水化合物:纤维素 填料类物质:木质素 在大肠的部分发酵类纤维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植物蜡和角质等 发酵程度 完全发酵类纤维 β-葡聚糖、果胶、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和菊粉等 结构性多糖类 纤维素多糖、半纤维素多糖及果胶多糖等 在植物体内结构性非多糖类 木质素 的不同功能非结构性多糖类树胶、胶浆及部分多糖类物质
1.2、膳食纤维的定义
人们对于膳食纤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 19 世纪初,文献中首先出现 了粗纤维(Crude Fiber)这一名词,当初人们认为粗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就 认为粗纤维对人体没有什么益处。膳食纤维这一名词的出现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由 Hipsley[5,6]率先提出的,他把构成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素(Cellulose,CEL)、半纤维素 (Hemicellulsoe,HC)及木质素(Lignin)等成分统称为 DF,并提出膳食纤维能降低 孕妇毒血症的假说[7]。该定义明显区别于以往用粗纤维(Crude Fiber)方法测定的食品 中的纤维组成成分及其特性。 1972 年,Huge Trowell 给 DF 定义为”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水解的植物细胞的 框架残留部分”,这种定义存在片面性。1974 年 Trowell 修正的定义是”抗人体消化酶 水解的植物组分”。这种”生理学”的定义是企图将纤维与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相联系。 按照这种定义,膳食纤维可以理解为包括植物细胞壁的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 胶和木质素,此外还包括细胞内的多糖(如树胶和胶浆)。但是,这种定义曾经被认为 是不够精确而受到了批驳[4,8]。1976 年,他又拓宽了 DF 的定义,认为”DF 是不能被人 体内的消化酶水解的多糖和木质素”[9],DF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树胶、 人造纤维素、海藻胶、寡糖、果胶、蜡质、角质和木栓质[10] 。Trowell 建立了大量 DF 与健康相关的假说,被称为”膳食纤维假说”。”膳食纤维假说”指出:DF 的摄入量与 结肠癌及心脏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该假说的提出致使营养学、分析化学、食品工程及 其它领域开始对 DF 进行大量研究,拉开了其研究的序幕。 1979 年第 93 届美国职业分析化学家学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简称 AOAC)年会上,Prosky 和 Harland 提出,希望能统一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但是没有达成共识。1981 年第 95 届 AOAC 年会上,逾百位学者提出了他们对膳食纤维 2 定义的理解和分类方法,其中广为认同的方法还是由 Trowell 于 1976 年提出的,即所谓 膳食纤维就是那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1987 年 Englyst 等 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