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玫瑰色素的分离提取3
1、相关定义
1.1、低聚糖的概念及存在方式
低聚糖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10个以上 单糖组成的糖类称作多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的主链由β-D-吡喃型木糖残基通过D-1,4糖苷 键连接而成,而单个的呋喃型阿拉伯糖残基可通过O-2、O-3或者O-2和O-3位连接在木糖 残基上[11-12],其中阿魏酸通过酯键连接在木聚糖侧链上的阿拉伯糖残基上[13-15],如图1.3 所示,图中A为毗喃型木糖残基,B为与木糖残基的0-2位相连的L-呋喃型阿拉伯糖,C 为与木糖残基的0-3位相连的L-呋喃型阿拉伯糖,阿魏酸连接在阿拉伯糖基的0-5位,D 为阿拉伯糖分别取代在木糖残基的0-2位和0-3位。这种酯化作用是特异地结合在细胞壁 多糖分子一些位点上[16]。阿拉伯糖基木聚糖根据其溶解性可以分为两大类:水溶性阿拉 伯糖基木聚糖和水不溶性阿拉伯糖基木聚糖。 3 图 1.3 阿拉伯木聚糖结构组成元素 Fig.1.3 structure elements of Arabxylan
1.2、抑制活力的定义
一个单位的抑制活力定义为在上述条件下每毫升抑制剂在15min内抑制α-淀粉酶消耗 淀粉的量(mg)。 根据抑制活力的定义,需要建立吸光值与淀粉浓度之间的方程式。配制不同浓度的淀 粉溶液,分别取0.5ml淀粉溶液,加0.3ml的2mol/L盐酸,4.0ml蒸镏水,0.2ml0.01 mol/L的 碘液显色,以蒸馏水为空白,在660nm处测定吸光值。具体操作如下表2-3: 14 表2-3 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试剂表 Table2-3 the starch solu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0 1 2 3 4 5 6 7 8 9 0.04%淀粉(ml) 0.1%淀粉(ml) 磷酸缓冲液(ml) 2mol/L HCL(ml) 蒸馏水(ml) 碘(ml) 0 0 0 0 5 0 0.1 / 0.4 0.3 4 0.2 0.2 / 0.3 0.3 4 0.2 0.3 / 0.2 0.3 4 0.2 0.35 / 0.15 0.3 4 0.2 0.4 / 0.1 0.3 4 0.2 0.45 / 0.05 0.3 4 0.2 0.5 / 0 0.3 4 0.2 / 0.3 0.2 0.3 4 0.2 / 0.35 0.15 0.3 4 0.2
1.3、微乳液的定义结构及形成理论
1.3.1 微乳液的定义及特性1.3.1 微乳液的定义及特性 微乳液是由适当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主要为长链醇类)、油相 (主要为烷烃类)和水相,不需借助外力,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透明或半透 明的均一液体体系。微乳液具有易于成乳、稳定、高效、容易破乳的特点,在很 多实验中已表现出良好的萃取效果。 微乳液或微乳状液,最初由Schulman等[43]在1959年提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 就引起了科学界对它研究的兴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工作者不仅从理论上较 好的研究了微乳液形成机理、微观结构、相态行为研究、以及稳定理论,而且还 从生产生活中研究它在三次采油技术、日用化工、制药载体、燃料、催化剂、环 境保护的实际应用以及作为反应介质用于物质的分离、分析测定,以及材料合成 以及生化研究等方面。我国的微乳研究始于70年代初期,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已 经取得表较好的成果[44-45]。 微乳液和普通乳状液相比,在组成成分与结构上存在许多区别,主要表现在 以下五个方面: (1)、微乳液的稳定性。普通乳状液热力学不稳定,经高速离心发生分层现象, 分层后不恢复;而微乳液热力性质稳定,高速离心后不发生分层现象,或者发生 分层后,停止离心作用可恢复。微乳液能够长期保存,不发生分层。 (2)、微乳液的透明性。在外观上微乳液为透明或者是半透明的液体,而乳液为 浑浊不透明。 (3)、微乳液的粒径较小。普通乳液分散相质点大分布不均匀,一般在100 nm以 上,多分散体系;而微乳液分散相质点小而分布均匀,粒径一般在10 nm-100 nm 之间,单分散体系。 (4)、微乳液一般需要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共同组成,而乳液不需要助表 面活性剂;微乳液所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一般在2%-30%之间,高于在乳液中的 - 6 - 用量。 (5)、在一定范围内,微乳液可以同时增容油和水,微乳液可以成连续相形式存 在;而普通乳液只能与油或者水混溶。 (6)、微乳液一方面具有极低的界面张力,由于其所形成的颗粒粒径处在纳米级 别,故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加其传质速率;另一方面微乳液成乳和破乳都 比较容易[46]。
1.4、本体的概念提取流程
本体的概念语义主要隐含在数据库的实体关系表表名中。然而由于关系数据库表分 为实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满族服饰文化地审美意蕴探究.doc
- 满记甜品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究.doc
- 漆酶在聚乙烯降解方面的最新探究进展.doc
- 漫威电影“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地审美分析.doc
- 漫画在何种意义上成为社会史素材.PDF
- 漫谈中国山水画地意境美.doc
- 漫谈物理教学生活化地探索.doc
- 漫谈量子力学地一些基本概念.doc
- 漯河双汇集团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doc
- 潜在意识地一种外部表征: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刍议.doc
- 铁路隧道底鼓风险动态评估与综合整治技术的深度剖析与实践应用.docx
- 吸收犯存在范围的多维审视与界定.docx
- 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现状剖析与影响因素的深度探究.docx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上海经济学门类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与调适:基于多维度的剖析与展望.docx
- 小型软件团队敏捷风险管理:策略、实践与优化路径.docx
- 锦红片在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探究.docx
- 法治视角下我国湿地保护的困境与突破.docx
- 从法律基石到多元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深度剖析与展望.docx
-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的法治化进路.docx
- 基于ORACLE的校园一卡通消费系统设计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