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法则—威廉·克瑙斯.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录 Content 前言 导言 后记 走出抱怨的陷阱 何为过度抱怨? 抱怨的想象与暴力(1) 抱怨的想象与暴力(2) 警惕跌入抱怨的兔八哥陷阱 远离冲动的魔鬼 不抱怨的沟通才有效(1) 不抱怨的沟通才有效(2) 上述观点的起源 抱怨引发的双重烦恼 对习惯性抱怨的合理反应 逃脱抱怨的牢笼 寻找逃离抱怨的缝隙 学会抵御抱怨的口是心非策略 转移抱怨的焦点(1) 转移抱怨的焦点(2) 打破自责的锁链 谁该受到责备? 别陷入困果抱怨的怪圈 弱点不是抱怨的理由(1) 弱点不是抱怨的理由(2) 过高的期望(1) 过高的期望(2) 过高的期望(3) 摆脱无意义的负罪感 战胜身体里无意义的羞耻感 社会组织 社会的不幸 无意义的羞耻感 虚构的羞耻 负罪感的危险 摆脱无意义负罪感的练习 加速性格的转化 走出抱怨的恶性循环 拨开宣扬的迷雾 对煽动者的言辞保持警觉(1) 对煽动者的言辞保持警觉(2) 似是而非的抱怨用语(1) 似是而非的抱怨用语(2) 别把自责当做心灵鸡汤 尽责记者的情绪救助策略 不抱怨,拯救你的亲密关系 充当审判官 把问题抽象化 利用内疚感 回避现实 14种远离抱怨的积极特征(1) 14种远离抱怨的积极特征(2) 情感的沟通 不抱怨,使你的家庭重归和谐 不抱怨,化解家庭冲突 积极的典范 冲突过程的阐释和克制 想做就做的策略 更多改善家庭关系的技巧 不抱怨,拯救身边习惯抱怨的人 责备型抱怨真的有用吗(1) 责备型抱怨真的有用吗(2) 处理责备型抱怨的一般策略 你是歧视型的抱怨者吗(1) 你是歧视型的抱怨者吗(2) 消除固有行为模式的影响 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 前言 如果你想克服抱怨给你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那么本书将是你的最 佳选择。本书详尽讲述了处理和远离抱怨的各种方法。通过阅读本书, 你将学会如何处理自责、抱怨他人、与抱怨者关系以及如何面对抱怨。 另外,我们还将仔细分析各种常见的抱怨陷阱。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将会使你改善与他人关系的希望变成现实。 抱怨是人类紧张的最普遍的来源。没有人例外!即使抱怨的程度还 未造成明显的压力和紧张,其过程也不时会微妙地影响我们的想法和行 为。毫不夸张地说,抱怨是人与人之间产生消极作用的根源,它常和压 抑、刺激以及消极的感情状态,例如焦虑、消沉和敌视等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一个不健全的家庭发生抱怨现象的概率要远高于健全的家庭, 当然,健全的家庭中也经常会出现过度抱怨的现象。因此,一些人为了 免受抱怨和耻辱甚至想到了自杀,但这仍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本书将向你提供有效的方法,以期帮助你理解和远离不同形式的抱 怨。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广大读者面对这种挑战,排除抱怨带来 的困扰,使他们的生活更美好。我坚信,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对付由抱怨 引起的各种压力,采取积极的、脱离抱怨的生活方式,并最终在理解、 信任和宽容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关系。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抱怨 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理解促进他们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抱怨在人际关系上的负面作用,以及当抱怨已经产生 恶劣影响时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充分的变化过程, 以帮助广大读者彻底远离由不必要的抱怨而引起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导言 抱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就像纤维 在绳子中无处不在。我们目前生活在一种抱怨文化中,我们的想法、感 觉、做法常常会因为抱怨、争吵、吹毛求疵、批评而受到影响。出现差 错时,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该抱怨谁呢? 抱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普遍,我们对它已经习以为常。实际 上,抱怨早已渗透于现代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我们或许并没有 抱怨基因 ,但是人类的确具有抱怨的习性。通过 和拥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接触,我发现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极为不满 的抱怨经历。他们的故事涉及对往事的回忆、人际关系以及与老板或邻 里的冲突等。一些人一想起喋喋不休的父母批评他们就激动异常。人们 抱怨周围都是善于找借口的人。一些极其挑剔的人眼光狭窄,不承认他 们的批评方式无助于解决他们每天面临的冲突。 实际上,任何人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