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小阶段「死亡教育」课程反思-ater.org.tw.PDF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015  ,4  (4 ),頁193-197                         自由評論 
                      國小階段「死亡教育」課程反思 
                                      林素珍 
                                  新北市安和國小教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教學碩士班 
       一、前言 :不可避談的人生事--                 物體的呼吸和心跳功能永久終止。近 
            「生」與「死」                     來,「死亡概念」除了生物性成份外, 
                                        還加入「精神」、「靈魂」相關的次概念, 
           人之一生必經「生、老、病、死」, 是一個複雜性概念。國內外研究死亡 
       有初生就有離開世界的一天,但「死  概念的學者普遍同意最重要的五項次 
       亡」向來被視為禁忌話題,尤其面對單  概念(張淑美,1996 ,2001b)  如下 : 
       純的孩子,父母長輩基於保護立場,或 
       考慮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到可以了解生  (一) 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能了解 
       死,總是採避而不談的態度,面對「死                    凡生物體一旦死亡,則其「肉體無 
       亡」如此避諱,反而增加孩子的好奇、                    法再復活」(不包括精神或靈魂的 
       迷惘與恐懼。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分                     層面) 
       析死亡的意義時曾說:「逃避死亡的話 
       題,只會使自己更遠離生命本質的真  (二) 無機能性(nonfunctionality)  :能了 
       相(引自李智揚 ,2007) 。」死亡是生                解「所有界定生命的機能均停止」 
       命本質的一環,誰也逃避不了,只有正 
       視、了解它,才能接受、放下它,而不  (三) 普遍性(universality)              :能了解「所 
       再只是畏懼或焦慮。                            有生物體都會死亡,包括自己在 
                                            內」 
           當孩子在不了解生命真相的情況 
       下,突然面臨生命中的生離死別,對心  (四) 原因性(causality) :能了解「導致生 
       靈的衝擊與悲傷更難平復(張淑美,                     物體死亡的原因,包括內在自發 
       2001a ),而失落的傷痛與情緒的壓抑                 因素或外力因素等」 
       也將影響其人格發展(紀潔方,2000 )。 
       透過「死亡教育」,讓孩子學習如何面  (五) 有關「非肉體的延續性」 
       對死亡、如何適當抒發悲傷情緒,此為                    (   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 的思 
        「死亡教育」之預防性價值;藉由了解                   考:涉及「吾人肉體死亡之後的以 
       生命的有限性,讓兒童與青少年懂得                     其他形式繼續存在的觀點」(死後 
       珍惜生命,體悟生命的價值,進而開創                    認知概念) 
       生命的意義,即為「死亡教育」的建設 
       性意義。                                 關於兒童死亡概念的發展,國內 
                                        外學者研究結果紛歧,但多少來源自 
       二、兒童的死亡概念與發展                     匈牙利學者Nagy  (1948)建立的「年 
                                        齡發展模式」(引自張淑美,2001a ): 
           「死亡」就生物學上的定義是: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考研护理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pdf VIP
- 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护理ppt课件-2024鲜版.ppt
- 202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助理岗位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HarmonyOS设备应用开发文档_鸿蒙学堂-0001.docx VIP
- 智能消费设备的数据共享与智能互联考核试卷.docx VIP
- 霸王の大陆金手指代码表.pdf VIP
- 产品说明书翻译.docx
- 初中数学专项训练第六章 圆.pdf VIP
- ABB 应用说明文档 - E530 PTI伺服驱动器入门指南 应用说明文档(中文).pdf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题库(完整编辑版)及其答案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