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明理学》教案 01
《宋明理学》教学案
(一)创立背景 (二)创立过程 (三)历史影响
探究问题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宋明理学兴起的必要性——儒学的困境(汉代以来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A、儒学的困境的表现:
(1)东汉代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新思想流行,道教的兴起,尤其佛教的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3)唐末五代以后,已沦为笺注(笺注就是对古籍的注解1)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传播
(2)儒学本身日益沦为笺注之学,受到质疑
2、宋明理学兴起的可能性——儒学复兴运动
A、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
⑴主张:①韩愈:A.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
B.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②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⑵意义: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B、、北宋时期的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
⑴原因:
①唐代韩愈和李翱的复兴儒学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②北宋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⑵主张:①推崇《春秋》尊王攘夷,认为唐朝政治的弊端是不尊重儒家的纲常伦理。
②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③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
⑶影响:①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②理学应运而生。
【资 料:1、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2、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他一生排斥佛教。
3、 李翱(772~841),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25岁时,在汴州与韩愈相识。从此,追随韩愈,勤奋好学,博学有才,并娶韩愈侄女为妻。他与韩愈经常在一起,谈文论学,写作古文,维护儒道,反对佛老,发表文学主见,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德宗贞元十四年(798),李翱中进士第。
4、道统: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孟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是上接尧、舜、汤、周文王,并自命是继承孔子的正统。 道统一词是由朱子首先提出的,朱子虽然最早将道与统合在一起讲道统二字,但道统说的创造人却并非朱子,而是千百年来众所公认的唐代的儒家学者韩愈。韩愈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始终一贯的有异于佛老的道。他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原道》,《韩昌黎全集》卷十一)。他所说的儒者之道,即是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同上) 道,概括地说,也就是指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千百年来,传承儒家此道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同上)这个传承系列类似于佛教所说的法统,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也就是朱子所说的道统。朱熹则认为,儒家的道统是以周敦颐、二程(颢、颐)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继周、程为儒家正统。道统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护身符,后来遭到反道学家的猛烈抨击。】
探究二创立过程: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理学的创立、成熟与发展
二、北宋——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背景:
⑴唐末五代长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的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的破坏,不利于政治的稳定。
⑵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重建儒学道德的目的,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需要。
⑶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⑷宋代学者抛弃汉唐师古学风,敢于疑经改经。
2、思想来源:儒学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定向钻穿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知识竞赛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pdf VIP
- DBJ/T 03-85-201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城镇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 【压缩版】.pdf VIP
-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doc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学前教育学_全套PPT课件.pptx
- 光辉合益-中欧基金高管团队领导力提升项目建议书_20190515.pptx VIP
- 2025年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docx
-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处理》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