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弨文献学思想研究 毕业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卢文貂文献学思想研究 摘 要 卢文昭受家学熏陶,性喜读书、藏书,又喜校勘之学。平生所藏之 书大半为自己手校,是清乾嘉时期著名藏书家、校勘学家、版本学家。 他一生致力于文献学研究,实践经验丰富。他在校勘学、版本学、目录 学方面造诣精深,并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孜孜砣石乞的治学精神为清代文 献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综合考察卢文诏的文献学理论及其在文献学各领域的实践探 索,通过仔细研读卢氏读书札记以及《抱经堂文集》等著作,结合相关 文献资料,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其文献学思想。开篇绪论中介绍了卢文 诏文献学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就版本学、目录学、 校勘学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卢氏的版本学思想主要有重视版本鉴定,考 索版本源流,承继传统的善本观等。卢氏的目录学贡献在于提出了 “ 史 汉目录 ” 之说,其目录学著作更有裨于后人查找文献。卢氏的校勘学思 想更是多有创获。他善于运用对校法,提出了 “ 相形不相掩 ” 的校勘原 则,他对校记的处理方式亦为后人提供了范例。作为一代卓越的文献学 大师,卢文诏对古籍的校勘成果以及目录学、版本学思想在清代学术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来说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卢文昭;版本;目录;校勘;思想 绪论 清代乾隆时期政局稳定,校勘学发展极盛,名家辈出,当时很多学者如戴震、 段玉裁、翁方纲等都成就斐然,校勘硕果累累,卢文诏也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自 幼聪敏好学,喜爱抄书,年长后渐喜校书。校书是一项勘正文字的工作,需要深厚 的古文功底,他正具备了文字、声韵、训诂上的良好素养。 卢文诏是校勘家,又是藏书家。其抱经堂藏书有数万卷,并且其所藏之书大半 为自己所校。赵鸿谦《陶风楼藏卢抱经校本述要》著录有卢文诏校本经部十三种、 史部七种、子部二十八种、集部八种。这些古籍都由卢氏手校而成善本,对后世影 响很大。清代余金的《熙朝新语》记载了卢文诏 “ 灵前焚帖 的故事,为后人津津 乐道。中国的藏书家们对于古籍文献的热爱与痴迷,从这个故事里可窥见一斑。作 为藏书家的校书,卢文昭也非常重视版本,他对古本、今本的优缺点有着独到的见 解。而一种书籍的不同版本具有的不同特点,也促使卢文昭校书用多种版本,选善 本而校之。 卢文诏不仅在校勘上贡献很大,同时也是出色的教育家。文诏门生臧庸日: “ 卢 抱经学士,天下第一读书人也。 ” 翁方纲说: “( 卢文诏 ) 先后在中书十年,在翰林十 七年,又先后掌钟山、紫阳书院及崇文、龙城、娄东、暨阳、晋阳,叠主讲席,著 录极称盛焉。 ” 在书院期间,他从事主讲经典、指导教学的工作,对当时的江浙学术 风气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清代对卢文昭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很多大家对卢文诏严谨刻苦的校勘态 度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张之洞《书目答问》中把卢文昭列为校雠家,翁方纲称其 “ 专详于所订诸书者,校雠经籍之功,近世儒林之所少也 ” 。严元照《晦庵学文》卷 八《书卢抱经先生札记后》称: “ 先生喜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集, 凡经披览,无不丹黄。即无别本可勘同异,必为厘正字画然后快。嗜之至老愈笃, 自笑如猩猩之见酒也。 段玉裁为其作的墓志铭中写到: “ 公好校书,终身未尝废。 ?? 凡二十余年,虽耄,孳孳无怠,早昧爽而起,翻阅点勘,朱墨并作 ?? 日且冥,甫 出户散步庭中,俄而篝灯如故,至夜半而后即安,祁寒酷暑不稍闲 。吴骞《拜经楼 诗话》中称卢文诏 “ 笃志问学,一生手不停披,凡经史百家之书,无不勾雠字勘, 丹黄灿然,且无一懈笔 ” 。 民国时期成书的《清史稿》和徐世昌编的《清儒学案》里有对卢文诏的评述。 史学大家柳诒征撰写的《卢抱经先生年谱》和江苏图书馆赵鸿谦根据《抱经堂文集》 中的题跋和当时馆藏的卢校本编的《陶风楼藏卢抱经校本述要》附《卢抱经校书年 表》,为我们了解卢文昭的生平和校书提供第一手材料。《卢抱经先生年谱》的记载 略有不足之处,后来的张波也进行了补遗,是为《卢抱经先生年谱补遗》。通过年谱 和年表,我们能看出卢氏家族文化、生平经历、文化活动等一些基本情况。与此同 时,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也有对卢氏贡献的描述。此后一段时间里,卢文诏 研究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进入六十年代后,张习孔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卢文诏校书》一文,此后,对卢 文昭的研究又沉寂了。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相继有期刊论文问世。据笔者统计, 从 1983 年至今,期刊论文有三十余篇,最早的是何兆龙的《卢文诏校书方法探索》。 尽管这篇文章并未作十分详尽的介绍,但也开了对卢文昭校勘学研究的路子。杨绪 敏的《卢文昭与古籍的校勘》、郭明道的《卢文诏校勘学初探》、陈华的《卢文诏校 书浅谈》、陈正华的《卢文诏校书考补》、许殿才的《卢文诏校勘学的历史地位》、魏 哲铭的《论卢文诏校勘学的原则和方法》

文档评论(0)

万有引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收集网上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