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份湖北蚕豆地方种质的子粒外观及品质性状分析.docVIP

129份湖北蚕豆地方种质的子粒外观及品质性状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9份湖北蚕豆地方种质的子粒外观及品质性状分析   摘要:对129份湖北蚕豆(Vicia faba L.)地方种质的外观特性和品质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些品种的外观特性表现为中小粒型、粒色为乳白色和深绿色。品种的品质特性表现为蛋白质含量24.48%~30.93%,脂肪含量1.09%~2.58%,直链淀粉含量7.92%~12.99%,支链淀粉含量27.28%~42.25%,总淀粉含量36.62%~50.99%。品质特性与子粒大小无关,但与子粒颜色关联紧密,乳白色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深绿色品种淀粉含量较高。品质性状之间蛋白质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品质性状可将129个地方品种聚为四类,第Ⅰ类和第Ⅲ类为高蛋白质品种,第Ⅳ类为高脂肪和高淀粉品种,第Ⅱ类为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适中品种。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湖北地方品种选育和改良蚕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蚕豆(Vicia faba L.);湖北地方品种;子粒外观;品质特性;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S643.6;S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4-6377-04   蚕豆(Vicia faba L.)为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自西域引入中原[1]。蚕豆在地中海地区、中东、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广泛种植[2],中国蚕豆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5.7%和35.0%[3]。蚕豆在中国大多数省份都可种植,常年种植在35万hm2左右,以云南、四川、湖北和江苏秋播区为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其次为甘肃、青海、河北、内蒙古春播区,约占全国的15%。蚕豆种子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低脂肪,子粒可供食用、菜用、饲用[4,5]。栽培蚕豆品种蛋白质含量为20.3%~41.0%,平均为27.6%[2]。蚕豆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有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延缓衰老,在国外被广泛用作咖啡增白剂、肉制品填充剂及化妆品添加剂等[6,7]。蚕豆子粒淀粉含量约占子粒质量的50%左右,蚕豆中直链淀粉具有抗润性、成膜性、强度好等特点,蚕豆中的抗性淀粉食用后不致使血糖升高[7]。蚕豆中脂类含量仅为1.0%~1.6%,富含油酸和亚油酸,比动物油脂和乳脂更健康。蚕豆除了用来生产蚕豆淀粉和浓缩蛋白质外,还广泛被制作粉丝、粉皮,深加工为怪味胡豆、五香豆、蚕豆罐头、蚕豆酱、蚕豆豆奶、油炸蚕豆、膨化蚕豆、水煮蚕豆等零食[7,8]。   蚕豆在湖北历年种植3.5万hm2左右,目前湖北蚕豆种植仍然以一些地方品种为主,如荆州地区青皮蚕豆、鄂北岗地的襄阳大脚板、鄂东南的大板蚕豆等[9]。蚕豆子粒在湖北被加工成多种副食品如粉丝、豆酱、豆皮等,用来提高蚕豆的附加值。此外,青蚕豆作为一种富含维生素的优良新鲜蔬菜也被广泛食用[10]。20世纪90年代,唐代艳[11]曾经对130份湖北蚕豆地方种质资源品质进行过调查分析,发现湖北生态条件下形成的蚕豆品种表现为高蛋白质、中淀粉和低脂肪的特性。为了进一步利用这些种质资源改良湖北蚕豆品种的品质特性,促进湖北蚕豆生产的发展,本研究对湖北省129份蚕豆地方种质的子粒外观、品质性状以及外观与品质的关联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蚕豆品质性状对129份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聚类,以期为利用这些地方品种与外省或国外引进品种组配、改良和选育品质性状优良的蚕豆新品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9份湖北地方品种编号及来源见表1。所有品种均由湖北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提供。2012-2013年将这些地方品牌种植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按照李莉等[12]的方法,各品种按编号顺序种植,每品种种植 3行,行长2.0 m,行距0.5 m,株距0.2 m,小?^面积3.0 m2,按常规栽培技术进行田间管理。收获时从每小区中间行第三株开始连续取样生长正常的10个植株进行室内考种。蚕豆的品质依据国家标准GB5009.5-2010测定蛋白质含量,依据GB5009.5-2008测定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依据GB5009.6-2003测定脂肪含量。   1.2 方法   按照《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3]中相关性状的描述,对品种外观形状进行室内考种。   1.3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参照李月等[14]方法采用SPSS 16.0 软件做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子粒外观   129份品种粒型主要是中小型,其中中粒型的品种34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