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舞台的文场竞技——景龙应制诗繁荣之原因及诗道意义
美的历程 Q!蔓 :… … 一 … … .
政治舞台的文场竞技
景龙应制诗繁荣之原因及诗道意义
岳德虎
应制诗作为以皇室为主导唱和诗的主要形式,在汉武帝 而夕陷刑辟” J,如刘神之 “垂拱三年,……则天……以为
的柏梁联句中就初露端倪 ,因武帝酷爱文学,所以常常主导 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_7】。 “载初元年十月丁卯日, (武
宫廷唱和,在随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这种唱和在宫廷 后)逮履冰下狱……载初二年五年建立到月戊子 日,处履冰
非常流行。至初唐,这种集体性、功利性与交际性的风气 日 以死难 ” ]。至此,北门学士因言获罪而被诛杀殆尽,北门
益趋盛,经过皇帝及学士的不断深化,应制奉和空前繁荣。 学士从675年建立至690年消亡,一直处于武后的操纵之下,
杨慎在 《升庵诗话》卷八中指出: “唐 自贞观至景龙,诗人 因此在应制奉和时,必然会有所顾忌,主客观上都阻碍了应
之作,尽是应制。”从秦府的十八学士、弘文馆学士、北门 制诗的繁荣。
学士、珠英学士直至景龙学士,组成了一个绵延不断的诗人 武周时期著名的是 “珠英学士”,其多为 “天下文词之
群体,使得应制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太宗从贞观元 士为学士”。9【]“日夕谈论,赋诗聚会” 】【,其中既有员半
年三月的咏鸡至贞观二十年的扶风唱和,共计应制诗 (含应 干 (628—721)这样的老者,又有张说 (667—731)这样的
诏和应令)68首。高宗时期,应制诗以 “龙朔变体”为典型 青年诗人;既有李峤这样的台阁重臣,又有乔备、胡皓等中
从永徽二年 (651年)至永隆二年,共计应制诗 (含应诏 ) 下层地方官员,乃至符风这样的 “白衣”之士,可谓一代诗
44首。武则天时期,从载初元年 (690年 )至大足元年 (701 人大选。…特别是在武则天 “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的影
年)共计应制诗52首。景龙时期,从景龙二年 (708年)至 响下,这些能文工诗之学士颇受青睐, “客游文人有了用武
景龙四年,应制诗作达303首,盛况空前。可见,在初唐的 之地,他们当中不少人被委以起草朝廷文告伤令,通过这种
94年中,景龙时间最短,只有五年,但景龙应制诗的创作数 直接或间接的机会,文人有了较多参与政治的机会”。1【但
量在上述四个时期内最多,内容最丰富,影响也最深远,这 珠英学士组建的主要 目的是以 “倡优蓄之”——掩其劣迹和
种文学现象的出现,与景龙应制诗的繁荣应当有着深刻的历 标榜 自己,而不是真正重视学士的工诗之能, “太后每内殿
史必然性。 曲宴,辄引诸武,易之及弟秘书监昌宗饮博嘲谑。太后欲掩
其迹,乃命易之、昌宗与文学之士李峤等修 《三教珠英》于
景龙应制诗繁荣之原因 内殿。……太后命 昌宗衣忌羽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文
士皆赋诗以美之”。l】同时 “任大臣以选士,不推诚以信,
关于景龙应制诗何以空前繁荣 !贾晋华认为,景龙应制 而 以临轩易其 甲乙,终未见殿廷之得士优于南宫,徒 以市恩
诗繁荣的原因主要在于皇帝扶持与文人学士的推动,文学成 遇于士,而离大臣之心”。1【这样的环境必然导致学士应制
为当时政治体制中的一个独立部门和重要分支,其重要性已 奉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很难出现较大规模。
经超过了儒学, “天下靡然以文华相尚,儒学忠党之士莫得 景龙时期,学士的社会地位、人员组成和建构 目的都
进矣”…。但从初唐的历史史实来看,秦府的十八学士、弘 有 了深刻的变化,神龙元年 (705年)改弘文馆为昭文馆,
文馆学士、北门学士、珠英学士,无一不受到足够的重视,甚 置 “二十四学士”后,随即召集并任命了其时代各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