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修改版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3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的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目标检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3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的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 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①郑和是什么样的人? ②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 ③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郑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 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1、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2、边听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 3、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物。 听课文朗读,要求: 码 遣 器 拳 码头 派遣 机器 拳头 mǎ qiǎn qì quán 我会认 赠 撕 范 赠送 撕毁 范围 zènɡ sī fàn 我会认 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①郑和是什么样的人? ②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 ③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想想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小组合作学习 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③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将近中午,郑和登船准备起航,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 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4、5自然段。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①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②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请同学们默读第6、7段,谈谈你的体会。 1、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2、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1.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拓展延伸: 郑和远航的意义太广泛了,郑和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难道你不想对他说几句吗?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