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12岁男童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个案研究谭怡.doc

一例12岁男童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个案研究谭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例12岁男童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个案研究谭怡

一例12岁男童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谭怡 高子雯 谭莉 (六盘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六盘水553001) 摘要:感统失调是机体不能协调运作。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爱尔丝1972年创立。通过对一名12岁男童的感统失调康复训练方案,探究行为训练在感统失调中的作用。从动作行为、言语、情感三方面进行对比, 通过对训练效果的考查和评价,针对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12岁男童 感统失调 康复训练 个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a 12-year-old Boy Feeling Disorder Tan Yi Gao Zi Wen Tan Li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Liupanshui553001,China Abstract: Feeling disorder means organism/body can not function coordinately. It was established in 1972 by Ayres, an American clinical psychologis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a 12-year-old boy feeling disorder, the role of behavior training in feeling disorder will be explored. Contrasting behavior, language, and emotion, by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ining effect, some proposals abou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feeling disorder will be put forward. Key words: 12-year-old boy; feeling disord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se study “感统”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爱尔丝(Ayresa.J)博士于1972年创立的。“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过大脑的统和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各知觉做出反应。[1]只有通过感觉统合的作用,神经系统才能协调工作,人体和环境才能协调,相反就是感觉统合失调。所以,感统失调就是指:儿童 谭怡(1967.12)女,壮族,籍贯广西上林,国家二级职业心理咨询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对外部的各种感觉刺激信号无法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儿童的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感觉统合方面的障碍,而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2]。对于这种障碍药力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各种行为训练才能得到缓解和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一般智力是正常的,只是表现在身体的各部分协调方面出现问题,一般会被家长和老师误认为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学习不认真、环境适应力差、发育迟缓等,而被忽视。有的从小还被指责和批评,导致不自信、自卑和各种怪癖的行为。感统失调的治疗一般在10岁以前,超过13岁就很难改变。 本案例的男孩出生于1999年8月,于2012年2月前来。当时已经12岁半了。理论上已经错过了最佳训练的时期。只是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希望孩子能得到一些指导,感统失调能得到改善,我们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做了半年的康复训练方案。 个案研究的目的 探究行为训练(主要用“易学灵”)对治疗12岁儿童感统失调的作用。 二、个案的基本情况 某男,12岁半,某小学六年级,母亲陪同前来。 母亲:这个孩子不爱说话,性格内向,老师也是这样反映的,说他上课认真听讲、学习勤奋,只是性格内向,不爱举手发言。他们说他有自闭症,我看不像,只是不爱讲话。 观察:该男孩在与我交谈过程中,羞涩、不爱回答我的问题,但面部始终微笑(有点像习惯性的)。一个问题只有重复三遍以上,才能听懂问题。回答问题时意思基本能表达清楚,但语速较慢,目光有游离现象,不看我(后发现他不敢与人对视)。和妈妈说话时语言较顺畅、意思表达还算清楚。期间有摸头、摸嘴、挠痒、搓手、斜坐等多余动作;注意力分散,给人疲倦的感觉,且动作与同龄比人较慢。 其母亲带来2012年1月6日昆明昆陆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