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11课时·文学作品类(教师用书).doc

中考语文阅读11课时·文学作品类(教师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11课时·文学作品类(教师用书)

第1课时 整体感知作品 ? 目标概述 1、掌握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能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情感态度作整体的把握,不仅能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情感态度,还能了解它们相互间的联系。 3、解答阅读理解题,能着眼于全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抓住核心,通观上下,观豹窥斑。 ? 同步迁移 1、认真阅读全文,请以下面的三个动词为开头,概括文章三个方面的内容。(每句10字以内) 听 看 想 讲析: 通观全篇,1、2小节写“听”,3小节写“看”,4小节起写“想”。文章由景生情,借景抒情,借黄河壶口的壮观景象,歌颂了以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为特征的民族精神。答案是:听壶口瀑布的吼声、看壶口瀑布的浪涛、想黄土地的魂灵。 ? 2、文章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提到了一帧以黄色为底色的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讲析: 本文紧扣一个“黄”字,“黄”既是黄河的特征,也是我们民族的特征。作者这样写除在结构上前后照应外,还起着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參见上一题的讲析) ? 友情提醒 1、开头三个小节从不同角度写景,写黄河壶口的壮观景象,故解答第一题时,前两空所填的内容一定要具体,不要笼统地用“景象”“情景”“画面”来概括。 2、解答第二题,可能会停在“结构的前后照应上”,流于肤浅。要多角度思考,而有关语句或方法的作用,一般都可从结构形式及思想内容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 ? ? ? ? 第2课时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表达作用 目标概述 1、能辨识多种表达方式,在整体感知作品的基础上体会其某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作用。 2、了解表达方式的运用取决于表达的需要,能在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体会表达方式的表达作用,在体会表达方式的表达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 同步迁移 ? 1、细读第5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仿造横线前面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 。 (2)作者写“江水”、“树木”等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答: (3)这一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作简要分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讲析 仿句当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仿例句的结构与方法,如“山岭巍峨起伏,显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等。写“江水”、“树木”等是为了说明“自然不是冷漠无情的”, 或说明“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 这一段文字先用叙述与描写写眼前的景物使“我”思绪万端,接着便提出一个观点(感悟),即“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的,为证明这一点,作者将思维发散开来,远举江河,近举窗台前的绿色,展示多彩的画面,综合运用了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说明“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其实是在讴歌蓬勃向上的绿色生命,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段文字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给人思想的启迪,引发情感的共鸣;表达富于变化又自然亲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先写爬上窗台的“绿色”给人以惊喜,然后交代“绿色”的由来,随后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热情礼赞“绿色”。 B.本文以爬上窗台的瓜藤豆蔓为素材,讴歌了蓬勃向上的绿色生命,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蕴深长。 C.作者在文末说,“绿色”要“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这样的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D.文章先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然后转入顺叙,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结构全文,显得灵活而严谨。 讲析 四个选项大致从思想内容及结构两个方面对选文作赏析,其中A、B、C项对散文主旨的分析无可非议,问题在对散文结构的分析。D项“用了倒叙的手法,然后转入顺叙”的说法是否有依据呢?文章开头的“在窗台前探头探脑”,第三段的“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援于小院南侧”,最后一段的“终于爬上窗台了”,似乎便是依据,其实不然,因为第五段的“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线绿色”表明作者并没有机械地以瓜藤豆蔓的生长历程为线索来结构文章。这一点,A项的说法是恰当的。此外,D项的“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结构全文”之说也是没有根据的。 ? 友情提醒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可理解为先后运用了诸如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也可以理解为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