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座14-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防控技术
危险化学品安全讲座 14 职业健康与职业危害 防控技术 主办单位:国家安监总局培训中心 主讲人:吴高兴 第一部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 1、《职业病防治法》 2、《安全生产法》 3、《尘肺病防治条例》 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6、《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二部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国家标准GB 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3、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 链接:职业卫生标准 第三部分职业健康形势、任务和要求 一、近期相关信息 信息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doc 信息2:国家安监总局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切实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 信息3:卫生部《2008年全国职业卫生监管情况通报》 信息4:总局《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doc 信息5:总局《使用有毒物品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送审稿)》.doc 信息6:关于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doc 信息7:总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doc 二、职业健康的形势与问题 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 2002年5月1日《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开展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和重点职业病专项整治,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全社会职业病防治意识逐步增强,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遏制。 但是,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突出问题是: 一是职业病病人数量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50多万例,近年新发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职业病要大于报告数量。 二是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病人总数的80%,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 2008年共报告急性职业中毒760例。排在前三位的化学物质为一氧化碳、氯气和硫化氢,分别为287例(占37.76%)、101例(占13.29%)和82例(占10.79%)。 主要分布在化工、煤炭、冶金等行业。 760例急性职业中毒,以私有企业居首,为362例(占47.63%)。 2008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171例,排在前三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二硫化碳,为617例(占52.69%)、185例(占15.80%)和124例(占10.59%)。其中818例慢性职业中毒,以中小企业居首,占69.85%。 主要在有色金属、机械、化工等行业。 三是职业病危害范围广。 煤炭、冶金、化工、建材、汽车制造、医药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病危害。许多中小企业(矿山,水泥,冶炼,石英砂、宝石、石材、皮革加工,箱包、制鞋、家具制造)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 四是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 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高,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五是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 近几年发生的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福建省仙游县和安徽省凤阳县农民工矽肺病等事件,一次性造成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患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是用人单位责任不落实。 一些用人单位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对劳动者健康重视不够,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没有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违法行为大量存在。 二是政府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关系,职业病防治未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监管机构不健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合力。部分地方和部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不够严格,对违法行为处理不力。 三是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让我们感受幸福.ppt
- 让我轻轻告诉你主题班会.ppt
- 让儿童学会思考.ppt
- 让我们选择坚强_课件.ppt
- 让我们选择坚强ding.ppt
- 让世界变得更美.ppt
- 让枯燥的计算有滋有味.ppt
- 让我们选择坚强_.ppt
- 让激情缔造成功.ppt
- 认识手机智能系统.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