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辛弃疾《南乡子》.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辛弃疾《南乡子》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主讲人:成尧 目录 一、释题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写作背景 四、词作赏析 一、释题导入 北固山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 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盛赞。雄居山巅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 。 二、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世称稼轩居士,历城人。与苏轼齐名,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他幼承祖训,矢志报国,少怀壮志,才华出众。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由于南宋朝廷腐朽偏安,报国无门,屡遭弹刻罢官。 1207年,辛弃疾壮志未酬,含恨病故,终年68岁,葬于江西铅山阳原山麓。 辛弃疾将满腔悲愤化作词章,以“横绝六台、扫空万古”之势,创作长短句六百余首。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满。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江西辛弃疾墓碑 山东辛弃疾纪念馆 三、写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时年六十五岁,任镇江知府,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本词。 四、词作赏析 词中三问 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什么地方可以看见 中原呢?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 四周一片美好的风光了! 自问无答:词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南宋所有了。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直问喻答: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不禁引起了词人苏轼的千古兴亡之感,然而,往事悠悠,英雄亡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上片 问江山 问兴亡 壮丽河山,风景不再,山河变色。 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悠悠” 指时间久远,更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曹操与刘备耳! 直问直答: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颂,其用意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品一品: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版图主要在东南方,是与西夏、金朝和大理并存的政权。南宋经济虽发达,但军事实力软弱,面对金国、西夏的侵扰,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奉行投降路线,无意收复中原。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但屡屡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可见,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 运用典故,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 。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下片 赞孙权 贬刘琮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