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高中一模卷【诗词鉴赏】部分
2012年高中一模卷【诗词默写】部分
【奉贤区一模】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赵秉文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14.“一叶扁舟波万顷”一句化用了课文《 》的内容。(1分)
15.对本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似苏轼词《水调歌头》,以问月起句,以“桂影”代月,以“秋光”衬“桂影”。
B.词的结尾两句通过今昔对比表现了作者消极出世的思想。
C.词人始以秋光桂影,结以玉箫明月,情景交融,足见笔力深厚。
D.全词虚实相生,吊古伤今,表达了对贬谪词人苏轼的怀念同情及自己的悲慨。
16.结合全词,分析“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一句的结构作用。(4分)
答案
14.《赤壁赋》(1分)
15. B(3分)
16. 承上启下。承上表达对苏东波遭遇的同情及愤慨。启下表达自己难以实现志向的悲愤之情。
由景入情:从对当年苏轼夜游赤壁情景的描写,转入个人的情感抒发。(4分)
【嘉定区一模】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16题。(8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 _诗。(1分)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数里闻寒水”,以声衬静,渲染山村的萧索冷落。
“边烽不过秦”,表达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谋篇布局,境界幽深奇异。
语言平实,有别于作者工于炼字的“苦吟”风格。
本诗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现诗人心理的变化,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答案
四、(8分)
14.(1分)律(或近体、今体)
15.(3分)D
16.(4分)从景物描写来看,开始是“寒水”,中间怪禽、落日、初月、边烽,最后是桑柘、烟火;诗人的心理随着景物的变换和渐近山庄而变化,由寒而暖、由惶恐而欣慰。(景物:2分;心理:2分。景物罗列完整得满分,缺一个扣1分;心理变化每点1分)
【虹口区一模】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自题陋轩
清·吴嘉纪
风雨不能蔽,谁能爱此庐?荒凉人罕到,俯仰我为居。
遣病一篱菊,驱愁数卷书。款扉谁问讯?禽鸟识樵渔。
[注]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一字野人,江苏泰州人。隐居家乡,生活贫困。有(《陋轩诗集》。)
14、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一首 。(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问句为反问,答在问中,语含激愤。
B、三四句写小庐环境荒凉低矮,仅容一人。
C、第二问句暗示主人不与庸夫俗流相交往。
D、全篇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语言质朴细腻。
16、以划线句为例,分析作者的个性特点。(4分)
答案
(四)14.五言律诗或律诗
15. C
16.作者以“菊”“书”二物((1分)来修身养性,排解疾病和忧愁,度过隐居((1分)生活,可见其个性清高孤傲((2分)。(或:脱俗,不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更看重修身养性…… 2分)
【宝山区一模】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一16题。(8分)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诗人闲居永乐期间。当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不能见用于世。②参差:指落花纷繁、连绵,③迢递:遥远.
14.晚唐时期与李商隐齐名的诗人是 ,合称“ ”。(2分)
15.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首联写落花乱飞,渲染气氛,烘托诗人送客时依恋之情。B.尾联运用双关,“芳心”既指落花,也指诗人惜花之心。C.全诗借落花抒写诗人惜花、伤春之情,又寄寓身世之慨。D.诗歌运用白描手法,描摹人情物态贴切,物我融合无间。16.赏析颔联对落花的动态描写。(3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