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间传统科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艺术研究。 佤族民间传统科技 陈晓琴 摘 要:佤族民间传统科技根植于传统文化、生产生活中。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传统工艺的流程,天文历法的 记录和具体运用,来浅析佤族传统的科技与现代化的整合(同化和异化)程度;同时,揭示佤族民间传统科技的 “理性之光”。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原始历法传统科技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0X(2003)增(01)一0097—03 佤族传统手工艺、原始历法蕴藏着丰富的文化 佤族制陶材料和其他民族一样,不是天外之物, 内涵。笔者自幼生活在沧源佤山,又曾先后三次赴 稀有之物,而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普通得不能再 西盟,进行两个月的调查。现着重对佤族原始制陶、 普通的泥土。佤族选用的是~种最有可塑性的普通 酿酒、天文历法等民间传统科技文化事象进行描述, 易溶粘土。如红土、黑土、沉积土等,这类粘土以 为进一步挖掘、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科技史提供一些 低铝、低硅、高助熔剂为特征。从村寨旁的一泥塘 材料。 装取粘土,拉回村中,将粘土放入专门的槽中加入 适量的水用棒棰杵碾细,使其粘连度较大。这是制 一、原始陶器的制作简介 陶前的准备工序。 (--)制陶过程 佤族制陶历史悠久。“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 佤族制陶主要采用泥条筑成法。也可称作泥盘 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以垦草莽。然后五 筑法。该法是制陶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他们将配 谷兴助,百果藏实。”这是古史《周书》中有关圣人 制好的粘土揉搓成泥条或扁圆形长条,用泥条筑成 神农氏为民做陶,教民播种,又尝百草为民治病的 坯体。其泥条筑成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泥条盘筑 神话传说。佤族也有关于陶器方面的神话故事。如 法,即把泥条一根接一根连续延长,盘旋上升,盘 《狮子叫老虎妈妈帮忙》的故事中,有这么一段: 成螺旋状,边叠边向外压挤,制成粗陶坯;另一种 “狮子和老虎妈妈在狮子的地里干活,小老虎正在地 方法是泥条圈筑法,将泥条一圈又一圈叠落而上, 里玩耍。狮子为了把老虎妈妈支开,好吃掉小老虎, 每圈首尾衔接,做好坯体后,再用泥浆胶合全器, 便叫口渴,要老虎妈妈去接山泉水。还给了老虎妈 抹平盘筑时器壁上留下的沟缝。①制成陶坯后,一手 妈一个底部戳通了一个洞的葫芦,老虎妈妈拿着葫 在器内持陶拍或鹅卵石顶住器壁,平滑器壁使其均 芦去接水,一会儿将水接满,返回地里……”这神 匀结实,再用一种刻有线纹的木拍打,使其印出纹 话故事一方面说明佤族先民在远古时就曾使用过陶 路。佤族使用这种泥条筑陶法,工艺合理,成型较 制品。佤族手工制陶者皆为男子,且代代相传,制 好,制作也较便利,考古证明,此法在整个新石器 陶术得以传承至今。 时代非常流行。 (一)选料 (三)烧陶 ①于兰著:《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远方出版社,2002年3月版,P28~29。 · 102· 万方数据 民族文化探索。 佤族没有正规的陶窑,往往是选在村子外一块 房、婚丧、生病、种地等事都要用酒,御塞、解毒 露天空地上进行烧制。沧源佤族采用一次性泥质薄 等,也时常想到用酒。现将佤族土法酿制水酒的工 壳窑的方法烧成。烧陶前,在空地上铺一层干木柴、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