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仗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大丈夫形象?
答:
(2)本诗颈联以譬喻言志,试加以赏析。
答:; 答案 (1)本诗刻画了一个大丈夫仗剑远游,无
常人告别亲人时的悲戚之态,威武潇洒、豪情满
怀的壮伟刚毅的形象。
(2)“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本义是说:
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
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除毒去患,保全性命。
作者运用此比喻说明:诗人不是不重离别,但为
了远大的理想,必须控制自己的感情,必要时,
也只能舍去儿女情长。 此联形象地体现出壮士
为了事业和理想,为了建功立业在所不惜、不怕
牺牲的雄心壮志和顾全大局的胸襟。;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
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答:
(2)从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鉴赏。
答:; 答案 (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
到答案);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
答案)。
(2)角度举例: ①作者见景生情,由“孤
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
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联想自然,抒
情真切感人。②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
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③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
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
又以夕阳自喻。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
伤感。;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注]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 余干:古县城名。
(1)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答:
(2)请赏析诗的结句“何处捣寒衣”的妙处。
答:; 答案 (1)枫叶飘零,秋景令人思乡;城闭鸟
飞,增添诗人孤独;时辰已晚,邻家未归,诗人
联想到自己久客他乡,“乡心”欲绝。
(2)“乡心”欲绝之时,捣衣声传来,引发联
想,加重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由写
视觉转为写听觉(以捣衣声作结),含蓄蕴藉,
令人回味悠长。;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①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 ①风尘荏苒:喻战乱不绝,辗转流
离。②伶俜:飘零之意。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为什么?
答:
(2)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一、二
两联。
答:; 答案 (1)“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
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
寐的苦衷,已溢于言外。第一句通过环境的
“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
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
先,起势峻耸。
(2)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从户
外的梧桐到户内的蜡炬,又从户内到户外的角声
和月色,视觉和听觉(声色)相结合,以动衬
静,借幕府的清秋寂寞萧条的景象,表达了人生
的孤苦悲凉。;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
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答:
(2)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
分析。
答:; 答案 (1)傍晚。“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
“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
(2)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 边
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思乡。;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