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的哲理与艺术铸造的实践
——人与自然、人文与科学、艺术与技术的协同
华觉明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华和钟总设计师)
一、和的哲理——中国固有文化的精髓
1、“和”是一个好字眼(图一)
汉语中的“和”有丰富的涵义,可用以表示事物的状态(如和顺),属性(柔和),事物内在的或与
它事物的关系(和谐);作为动词,可表示协调与均衡(调和)、协同(随和)、混合(掺和)、完成(和
牌);还可用作连接词、介词和名词(和钟、和数)。应用于不同场合,它有五种读法,即: h∈、h丢、
hub、hu6和hd。
“和”是一个好字眼。由“和”派生的词语与成语多为人们喜闻乐见之辞,如盈和、谦和、平和、
祥和、亲和、协和、和颜脱色、和风细雨、心平气和、和衷共济、一唱百和等等。只是在个别场合,
它才被用作贬义词,如搅和。
和风细币
堡苎 缓和和誓 和
平迅
和缓———一
/7~
f 3、和谐
./、
和牌
\
一唱71,瞄r。吉p附riJ-和
,火曲高和寡
铃 ∽蟛
变宫
.夕厂 一
搅和掺和和凋
和 .....................f!...............!:...J
(贬义词)
图一 和的涵义
2、“和”的界定
作为哲学理念的“和”,最早是由周代的史官史伯给予界定的,详见《国语·郑语》:“夫和实生
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平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是以异
为前提的。它、它相异, “以它平它”即相异的事物相互作用,方能促进万物的生长、发
展。而相同事物的重复与叠加,只能是生机的窒息与扼杀。
一1一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晏子对腻于阿腴奉承的梁丘据的评价是“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
所谓否,据亦日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子
的这段议论,深刻地阐明了和与同的本质差异,亦即后世所说的“和同论”的本意。《论语·子路》
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则不和。”其对和、同的理解,是与史伯、晏子之说一致的。
3、“和”的演化与升华(图二)
和的初文作昧,意为口味的调和与和美。和既从口,禾声,也有可能源自声之相应与谐和。如图二
所示,和的演化在初是从味觉、触觉、听觉的切身感受,而有味之和、温之和、声之和的体认与诉求。
而后,由感陛扩及到物眭(刚柔之和、燥湿之和)、人性(性睛之和)、社会陛(人际之和、国际之和)
的层面。进而又抽象为势、位之和,以及更具普遍意义的气之和,亦即《老子》和《礼记·郊特牲》所
说的“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