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和科技.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年动乱”——文化凋零 三、改革开放——再现繁荣 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 过渡时期 B. 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十年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当代教育面临挑战的原因和对策 1、面临挑战的原因: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2、对策: (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总结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原因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2、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二战以后,科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系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3、科技使管理日益现代化。科技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使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科学与管理相结合,使生产力实现了大发展。 总之,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 必须正确认识的几个观点 (1)新中国科技的世界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以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 (4)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 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演员奖。 ????抗联女英雄赵一曼从哈尔滨到农村组织抗联,最后被捕,英勇就义。 赵一曼(石联星饰) 找出“现代中国”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段 建国以后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 建国以后(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 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文化凋零 改革开放(1978年后)—再现繁荣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考点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4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成果 文学、电影和戏剧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艺术问题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内容 实质 思想解放,自由民主,以人为本 提出 背景 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一、文化繁荣: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意义 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老舍话剧《龙须沟》 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在北京首演 红色娘子军 概括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 1)数量上: 2)内容上: 3)方针上: 4)形式上: 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文学艺术作品出现第一次高峰。 作品众多,体裁广泛 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 导火线: 《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原因: 江青等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双百”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 表现 文艺惨遭摧残的开始: 江青召开部队文艺工作会议,《纪要》出台 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①破除“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国家文物遭洗劫。 ②全国各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甚至迫害致死。 ③文艺作品遭封杀,仅保留样板戏。 “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各路大仙不能幸免 故宫被改成血泪宫 观音被判死刑 焚烧古籍字画 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 京剧《红灯记》剧照 京剧《奇袭白虎团》剧照 京剧《沙家浜》剧照   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探讨党中央没有贯彻“双百”方针和出现“八亿人口八个戏的原因,“样板戏”、 “忠”字舞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特征? 请举例说明,“双百”方针得不到贯彻带来的严重后果。从中总结有哪些经验教训? 1957年7月,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校长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呼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他的见解被错误地当成“新马尔萨斯”人口论,遭到批判。对马寅初的批判是导致我国人口生育失去控制的原因之一,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经验教训:只有坚持“双百”方针,才能促进文化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原因: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②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要恢复“双百方针” 2、表现 文学艺术再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