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和刀-近代日本同盟政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菊花和刀-近代日本同盟政策

菊花和刀:近代日本同盟政策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在其剖析日本人的经典著作《菊花与刀》里有这么一段描述:“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看来,不论是象征和平美好的“菊花”,还是象征杀戮的“刀”,无非都是用来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不同手段而已。 日本在世界范围的崛起,还是近代一百多年来的事情。19世纪末期,当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各国还在封建专制的统治下苟延残喘、勉力维持之时,日本率先走上了学习西方“脱亚入欧”的新蹊径。明治维新的成功,奠定了日本的工业经济和军事力量。为了满足自己的扩张野心,避免步中国的后尘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奴役的对象,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在世界舞台上远交近攻,主动向西方列强奉上菊花示好,先与英国结盟抗俄,日俄战争后,又与俄国化敌为友结盟制美;而对待亚洲被奴役的国家则毫不留情地亮出屠刀。 各怀鬼胎的英日同盟 在东亚国际舞台上,英国与日本原是一对冤家,因为共同的对手俄国而从对抗走向了结盟。英国自工业革命以后,整个19世纪在世界范围内纵横捭阖,其殖民地遍及欧亚非,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就必须维持现有的国际格局。具体到东亚,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掌握着朝鲜半岛的主导权,通过维护软弱的清政府以稳定东亚格局是英国一贯的政策。而日本作为一个刚刚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好不容易拿到了瓜分世界的入场券,却发现蛋糕早已经分完了。要想满足扩张的野心,就必须挑起事端,打破现有的国际格局,重新瓜分世界。因此,当英国在东亚舞台上勉力维持,日本却在蓄意制造各种事端挑起新的冲突,双方的分歧与结怨自然不言而喻。 促使英日两国由对抗转而结盟的是1894年中日两国的甲午战争。这场原本不被国际社会看好的战争,最终的结果却让西方列强出乎意料。看似强大、排名世界第六的北洋海军在日本海军的进攻下连连败退,昔日温顺的学生骤然间成为凶猛的对手将曾经高高在上的老师打得颜面扫地,最终以清政府的割地赔款而宣告结束。战争的结果是长期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政治格局彻底被颠覆,日本一战成名,取代中国成为东亚最强盛的国家。 中日战争期间,一直在默默关注交战双方的英国敏感地意识到,一旦清军战败,必将退出朝鲜半岛,为早已觊觎朝鲜半岛的俄国提供南下扩张的机会。基于制约俄国在东亚扩张的考虑,英国有意放弃一贯支持清政府的态度,转而支持势头强劲的日本,并诱导日本作为对抗其东亚宿敌——俄国的先锋。因此,在甲午战争局势明朗之际,伦敦《泰晤士报》适时刊文称:“英日两国间的利益并不冲突,两国的重要利害实在还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个共同的利害就是俄国虽然声明不想占据朝鲜,但却始终渴望在太平洋拥有一个不冻港,而这正是英日两国不能坐视不管的。为了拉拢日本,《泰晤士报》继续称:“现在外边已有谣传,说中日战争后,无论结果如何,必有他国干涉。这种谣传如果成为事实,则英日两国的代表至少在几件重要的事上定会共同合作。” 对于英国抛出来的橄榄枝,日本不可能不动心。甲午战争后,日本虽然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了辽东半岛,但却招致俄国、德国、法国基于在华利益的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其中以俄国干涉最为得力,竟将中国东北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对于俄国的虎口夺食,日本引以为奇耻大辱,与俄国成为不共戴天之敌,此亦为日俄战争的前因。同时日本也认识到,要想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仅靠战场上枪炮的较量显然是不够的,还须有外交上的努力。然而,在欧洲列强中,谁又可以接纳日本这个新贵做“朋友”呢?俄国最初曾尝试拉拢英国一起给日本施压,哪知英国打了一通小算盘后觉得日本的强大反过来可以遏制俄国在东亚的扩张,在最后关头拒绝了加入“干涉集团”。对于英国拒绝参与干涉还辽所释放出来的信号,日本心领神会,于是便有朝中人士倡议寻求英日同盟。日本驻朝公使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已不再具备东亚领袖的地位,而日本暂时能力不足,若是放任俄国在中国的继续扩张,不仅英国是否能保住在中国的利益是个未知数,日本霸占中国的目标也会受到侵犯。在这种情况下,英日两国合则两胜,英国可以巩固在远东的领袖地位,日本则可借同盟之力扩张。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曹州教案为由派兵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俄国马上跟进打着“援华抗德”的旗号强租旅大港为军港。俄国的举动大大刺激了英国,认为旅顺落入俄国人手中不仅将威胁到中国的首都,更是对英国在华贸易的一种挑衅。在与俄、德协商谈判无果后,英国转而寻求与日本结盟。国会中有议员声称:“必须让日本帮助我们,我们方能保卫我们在太平洋北部原有的地位;必须得益于日本的援助,我们方能将俄国逐出。”英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