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化作蝶 哀思寄笔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落叶化作蝶 哀思寄笔间

落叶化作蝶 哀思寄笔间   简介: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代表作品是《围城》。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 江南才子考入清华园 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无锡钱家是诗书世家,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钱钟书的数学仅得15分,但他的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获得满分,这样钱钟书以第57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录取,这一年他19岁,那是1929年的夏末。 初秋时节,来到清华园,去寻找钱钟书在清华园里的旧迹。尽管已近傍晚,但这里没有满园的萧瑟,处处洋溢的是高等学府特有的静谧与大气。综观钱钟书的一生,清华园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地方,也是梦开始的地方。初入清华园的钱钟书便以他渊博的学识被同学们誉为“清华才子”,同样在清华园收获了他一生的幸福,他与夫人杨绛就是在清华园相识、相恋的。 漫步在已有零星落叶的小路上,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图书馆前,土黄色的外墙为这座位于旧校区的图书馆披上了平实的外衣,但墙上爬满了或碧绿或火红的爬墙虎,让这座建筑散发出了一股古朴厚重的味道。钱钟书来到清华大学学习,他的一项著名之处就是“横扫”图书馆。当时清华大学藏书之富堪称当时各高等学府之首,而清华图书馆最为特别之处就是学生可以到书库中随意看书,免除了借还之苦。也许正是这种方便、宽松的学习环境,才有了钱钟书等日后的成就。 命中注定的旷世情缘 《圣经》说:“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 那一年杨绛考进了清华大学研究院,读外国文学专业。那时的杨绛个头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和蔼,人又聪明大方,自然深受男生的爱慕。但当时她仍芳心未许,或许是天意,她在等待一个人——钱钟书。 1932年早春,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两人初次偶遇。据杨绛回忆,初见钱钟书时,他穿着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一点也不“翩翩”。但他炯炯有神的目光以及清癯的面容,机智自信的口才,旁征博引的记忆力,诙谐幽默的谈吐,都给杨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钱钟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 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恰巧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这一切使他们怦然心动,一见钟情。 两人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通信。钱钟书文采斐然,写的信当然是撩人心弦的情书,杨绛的芳心被迅速融化。有一次,杨绛的回信落在了钱钟书父亲钱基博老先生的手里。钱父好奇心突发,悄悄拆开信件,看完喜不自禁。原来,杨绛在信中说:“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钱父大赞:“此诚聪明人语!”在钱父看来,杨绛思维缜密,办事周到,这对于不谙世事的儿子,是可遇不可求的贤内助。1935年,两人完婚,牵手走入围城。 其实,这段缘分早就命中注定了。早在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父母去过钱钟书家做客,只是当时年纪小,印象寥寥。但这段经历恰恰开启了两人之间的“前缘”。而且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都是无锡本地的名士,两人的结合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两家人是真正地“皆大欢喜”。 1933年夏,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他谢绝了清华大学让他留校或在西洋文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的邀请。钱钟书是另有选择,1935年春,他参加了教育部第三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考试。当时全国总计只有25个名额,而钱钟书所报的英国文学只有1个名额。成绩下来,钱钟书以87.95分的成绩名列榜首,而这一成绩也为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留学生中平均分最高者。钱钟书考取了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 1935年,钱钟书与杨绛远赴英伦开始了留学生活。1938年,钱钟书学成回国后一直在南方工作,而《围城》这本书就是他在从英国留学回来后,在南方工作时期完成的。1949年,经过清华大学的力邀,钱钟书举家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重回清华园。此后,除了3年下放河南五七干校外,他一生再没离开过北京。 重回清华园 离开图书馆,顺着校园的小路一直向南,去寻找新林院。新林院9号院是钱钟书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居住的地方。穿过了一大片教职工宿舍楼后,来到了一片平房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