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今亮-为每一本书寻找它本来独有声音
张今亮:为每一本书寻找它本来独有声音 张今亮当初学美术,只是想学一门手艺,从山东到宁夏,学了四年的设计。大学期间,跟从著名设计师胡国旺学过图书装帧设计的专业课程,但他的意向并不在此。2006年,张今亮的油画老师孙立人先生的《游移与转换》出版时,向前来宁夏举办新书发布活动的北京贝贝特总经理刘瑞琳女士,引荐了他。就这样,他进了出版社,有幸受教于蔡立国先生,成为一名书籍装帧设计师。
2006~2009年在北京贝贝特的三年间,张今亮做了上百种书的设计,包括《名联观止》、《旧时风物》、《张国荣禁色的蝴蝶》、《声音与愤怒》……《蚁族》是他在北京贝贝特设计的最后一本。2010年,张今亮创立工作室HOPESOUND后声。许是因为在贝贝特的工作经验,后声这些年所做的设计,也皆是专注人文社科的图书,如《杨德昌的电影世界》、《弯曲的脊梁》、《容忍与自由》、《古都遗韵》、《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汽车百年》、《水流云在》、《爱的力量》……
为每一本书寻找它本来独有的声音,这是张今亮做设计的所求。
书香:自己创立工作室之后,同样是做图书设计,是否跟原先在出版社的工作感受有所不同?
张:更独立、更主动吧。出版社的设计师有时候比较依赖编辑的选择,依赖老板的兴趣、眼光,依赖供应商提供的纸张和印刷的手段,依赖性很大。但当你走出来,自己做设计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只能靠自个儿来评判,设计风格、纸张、印刷、工艺,自己考虑所有的环节和细节。
书香:合作方对你的设计约束大吗?
张:我们之前受到的约束不是很大,到现在更少了,因为工作室做了转型后,做的大部分是认可我们的客户委托的整体设计。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原本的声音,我们要找到每一本书独有的声音,这个独特的声音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出来的(比如只是做十页的版式设计)。所以,我们现在的流程,比一般的公司和出版社要多一遍:第一遍我们不会界定准确的版式,而是先排上去看一下感觉,大概是多少页码,版心多少字,上下留多少,做完这些东西以后,第二遍才界定尺寸等等。在整体做书的同时找到这本书本身的感觉。这样的做法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有助于找出一本书独有的声音。
当然,像是《弯曲的脊梁》的印刷是很省钱的,却是我们觉得去年做得最漂亮的书。因为那时三辉(出版方)确实经济压力比较大,我就说尽量给你做好,而且省钱。去年一年给三辉做的好多书都是单色、双色、三色的,四色很少,尽量的省成本。这个其实是当时在北京贝贝特学到的,比如封面纸不能超过四块钱,他们各方面控制很严格。所以说,我们完全是戴着镣铐在跳舞,但不管你是跳芭蕾舞还是华尔兹,你要跳出样来,不要把华尔兹跳成芭蕾舞。
书香:你设计一本书时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张:认真、玩耍的态度。合作的编辑,很多是磨合了好多年的同事、朋友,所以做起来不是那么费劲。但是我会要全书或者部分的文字、封面文案,要询问他需要的感觉和味道,记录一些基本的细节,如字数、期望的印张数、有感觉的开本、喜欢的纸张、成本控制、预估定价、读者群体……然后,来回电话沟通,有想法后,一起坐坐,聊聊。随意、轻松的聊谈中常会出来很好的作品。好多事情并不是说你坐在这里一直磨就可以完成,这样磨是磨不出好东西的,而且很多玩出来的是非常好的东西。
书香:最近给商务印书馆设计的“当代诗人随笔丛书”这一套很有味道。
张:这六本书的设计很有意思。市面上散文随笔诗集很多,大都给人以清新素雅的表情,我一直琢磨也许可以有些突破,散文与诗的作品还有什么不同的表情。有一天我一个朋友带来民国三十年鲁迅出的一套诗集,里面配的全部是版画,给人以沉实的力量感。看到这些图片时,我知道这套书的设计已经完成了。尤其是《在你的晚脸前》、《在河床上的大地》,特别的契合。我给编辑一看,编辑也有同感。后来就挑选出一些合适的版画,将它们裁切处理后用在了封面上。
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之前为龙门书局做了一套“名家散文典藏系列”,也是某一次在PAGEONE看书,无意间看到马蒂斯的剪纸作品,有了灵感,一种很特别的感觉。
书香:您在设计环节中对什么会比较看重?
张:我会特别关注一本书本身的内容表达。有的时候一本书有好多特点,但是只要抓到最重要的特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当然有时是根据出版社的特殊要求来做,但大部分是我们根据书本身来做。
现在很多出版社的设计师做书都是在做“老虎皮”,总是想给读者一种唬人的感觉。不管这本书是鹦鹉也好,蜥蜴也好,青蛙也好,都是糊上一张“老虎皮”,这是不对的。因为,不是每种动物都是老虎。每个作家有他的特性,每一本书有它的独特性,他们都有自己要表达的声音,所以我们会寻找每一本书本来独有的东西。好比说这本书是一只青蛙,你要找出青蛙的特性:两栖类、跳跃、身体粘乎乎、捕食害虫……如果是老虎,要把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