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凌汛变身沙漠中生命之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凌汛变身沙漠中生命之水

黄河凌汛变身沙漠中生命之水   “如果你是环保人士,请加入我们,来治理沙漠;如果你是国际主义者,请加入我们,为世界多添一片绿;如果你是爱国主义者,请加入我们,开发沙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如果你热爱家乡,请加入我们,把家乡的风沙挡在发源地;如果你是拜金主义者,也请加入我们,沙漠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财富。”这是太阳生态技术发展公司贴出的招聘启事,总裁程文波希望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把各界人才召集到乌兰布和沙漠中来。 像昔日屯田戍边的战士一样,程文波想用余生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将乌兰布和沙漠变成绿洲。 当挑战与机遇同在 磴口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是古时的朔方郡,也是当年昭君出塞经过的地方。这里便是赫赫有名的乌兰布和沙漠所在之地。 “太阳公司进入乌兰布和沙漠纯属误打误撞,”程文波告诉记者,“提炼生物柴油的原材料主要以植物油为主,辅以动物油。但从2010年开始,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公司明显感觉到了成本上涨的压力。无奈之下,公司只得开始在北京周边自己种植油料作物,但受到地价限制,不可能大规模种植,迫不得已便决定进入地租便宜的内蒙古半沙漠地带。” 然而,当上千亩地油沙果树苗好不容易种下去之后,太阳公司又遇到了新问题——缺水。原本在前期地下水水质检验时适合灌溉的水,在抽到第四天时变成了绿色,上千亩树苗一棵不剩,全部被烧死。原来这一地层属于高氢高氟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打井灌溉。“但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要不撞塌了,要不就翻过去。”程文波向记者描述自己。 正当公司迫切地寻找水源时,机会也悄然而至——磴口县政府也在急迫地寻找愿意承担乌兰布和黄河分洪区建设工程的企业。“县委书记后来告诉我,还是有水的,就是黄河冬季的凌汛。黄河每年在冬季封冻和春季解冻时都会出现凌汛,由于封冻解冻引起的河水体量变化,裹挟着冰凌的河水常常决堤而出,对沿河两岸的省份造成巨大的洪汛灾害。国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规划了五六个分洪区以解决黄河凌汛危害。”程文波对记者说。 要知道,在磴口县这样的贫困地区,水是生命之源,是发展农牧业,扭转经济形势的绝对支柱。但磴口贫弱,当地政府多方奔走,寻找财力物力都能承担的企业。程文波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当机立断,踏入乌兰布和——京津及华北地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 与乌兰布和的不解之缘 与沙漠打上交道,程文波和他的同事才发现沙漠的挑战远比他们想象得困难。程文波讲,从磴口县向黄河上游去的地段,也就是黄河的中上游河套平原上,有一个巨大的“几”字地形,每年12月份这里形成封河凌汛,来年的3月上旬形成开河凌汛,此时黄河水面高于两岸的地平面,形成名副其实的“悬河”。在这个时期,一旦大块的冰凌汇集到一起,并快速向两岸堤坝冲击,就会造成黄河决口。因此,冬春季节防凌汛都是当地的重中之重。太阳公司要在沙漠里植树种草,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建防洪区,将黄河水引入分洪区。这不仅解了公司种植园缺水灌溉的燃眉之急,而且能“变害为宝”,为植树种草蓄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分洪区工程是巨大而又累人的:包括一座234平方公里的水库、一道横跨黄河的百米长的防洪堤坝、一道宽158米、长6.5米的引水渠和四十多公里石砌的堤坝围堰。沙漠温差很大,8月份白天能达到三四十摄氏度以上,而到了冬日,又变成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没有工程公司愿意承接这个工程,”程文波感叹,“幸亏我们私营公司各方面经验都有,当初在大兴的工厂就是我们自己施工建造的。为了这个工程,我们自己组建了工程公司,除了百米堤坝招标了专业公司承建外,几乎所有的工程都是我的员工一力承担。” 自然条件的恶劣也几乎超出想象。当地的风不同于别处,风力巨大、风向不定。程文波打算在沙漠上种油莎草,它结出的油莎豆,可榨取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食用油。可是,他的油莎草刚长出地面没多高,一场狂风到来就被吹折了,一直到第三次种时,油莎豆才小有收获。 “驻地没有暖气,屋里屋外一样冷。到最后施工队伍越来越多,连简易房也没有了,只能将废旧的公共汽车稍加改造,在寒风呼啸的冬夜里睡在公共汽车上,身上盖的是厚厚的棉被和军大衣。”艰苦的条件使得一起跟程文波去沙漠的人,一个一个离开了,但程文波心中却始终有一个信念,就像他所说的,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每一天,程文波和员工一起奋战在工地上。回忆起当时场景,程文波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他安慰自己: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8到12米,那就是上亿吨沙子要流入黄河。这样下去黄河早晚要改道。程文波补充说,“这要是发生在河南、山东这种人口大省,国家早就重视了。但是磴口人口少,上级政府一时半会还顾不过来,当地政府又没钱。现在这个区域已经得到省里和国家发改委的重视,不过政策落实还需要时间。” 创造沙漠腹地的生态明珠 功夫不负有心人。程文波与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