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娱乐至死-版画学专业毕业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娱乐至死-版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梅石妍—娱乐至死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ontemporary media on the impac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generated by its tendency to explore the entertainment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relations, imag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age of reflection, I come out of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art attitude as well as the narrative of artistic creation. Keywords: contemporary art;entertainment;media;entertainment to death -5-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梅石妍—娱乐至死 前言 1 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继承了麦克卢汉 的理论传统,从其“媒介即信 息”的观点中获得了极大的启迪,发展出了 “媒介即隐喻”的论题。波兹曼在 2 1985 年出版《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 3 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2004 年,广 西师范大学翻译并出版了《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的理论受到传媒界的关注 和研究,但他的理论应用在绘画的论文和著作还不多。由于20 世纪传媒技术的 迅猛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当代艺术也随之呈现出部 4 分娱乐化、图像泛滥化的现象。以“媒介即隐喻”的理论为依据,将艺术作品 作为探讨社会现实的媒介,进一步解析娱乐化的社会现实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 从我的个人历验与态度,反思身处的这个社会对我的影响与塑造,进而探讨我的 作品对“娱乐化”的真实回应。 1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认为计算机、电视等传播手段 对社会及艺术、科学、宗教等产生强烈影响,著作有《人的延伸》、《媒介即信息》。 2 尼尔 ·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3 尼尔 ·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5 页。 4 尼尔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 的文化的内容”,第15 页。 -6-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梅石妍—娱乐至死 1 作为世界的图像 一、社会是艺术产生的源泉 艺术和社会的关系,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解释:社会好比是河流的源头,艺 术则是流出的滚滚活水。顺着时间的轨迹,慢慢流淌,时而沉寂,时而汹涌澎湃, 时而潺潺,时而在一瞬间碰撞出绝美的水花。艺术是不断流变的,是一个复杂而 神奇的无形的概念,表达着时空的所有种种。但,无论怎样,它都是伴随着人的 活动与生活,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它都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背景, 都有其原因以及价值观。没有社会性的艺术,就无法称之为艺术。 关于艺术的历史,都与所处时代的社会变革有着极大的关系,社会的变革扮 演着这样一个角色—新艺术、新观念、新思想的发动机。例如中世纪时期的欧洲, 从数学中发展出了几何学,而从几何学中又发展出了透视。透视原理作为人类视 觉原理的重要依据对后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