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应用方式结构特征.doc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应用方式结构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应用方式结构特征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应用方式结构特征作者简介:尹洪满(1961-),男,河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摘要:本文以俄罗斯、巴西、古巴等国家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结构为背景,定量对比分析了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系统的战术类型结构、战术打法结构、战术运用效果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水平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接发球进攻;战术类型结构;战术打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G84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95-02 排球比赛中,各队接发球进攻系统中强攻、快攻、平快掩护攻和立体攻等不同战术打法类型运用次数的比例,及某种战术打法类型中不同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次数的比例,就构成了该队接发进攻系统战术运用方式的结构特征。 本文以中国、俄罗斯、巴西、古巴等世界高水平女排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赛技术统计法,定量描述中国女排接发进攻战术运用方式的结构特征;揭示中国女排与世界其他高水平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运用方式存在的结构差异;分析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运用方式的优势与不足。为从进攻结构上提高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俄罗斯、巴西、古巴等世界高水平女排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技术统计法 对获得第28届奥运会前4名的中国、俄罗斯、巴西、古巴等4国女排,在2004年奥运会相互间3场比赛的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其中统计中国队对俄罗斯、巴西、古巴各1场比赛,统计俄罗斯、巴西、古巴对中国队的各1场比赛。共统计4队6场次比赛。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得的大量技术数据,运用586计算机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女排接发进攻战术类型的结构特征 以第28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对俄罗斯、巴西、古巴女排三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为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类型定量分析的内容;以俄罗斯、巴西、古巴女排对中国女排三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为世界强队接发球进攻战术类型定量分析的内容。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接发球进攻战术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定量描述中国女排接发进攻战术类型的结构特征(表1)。 从表1可见,中国队对世界强队三场比赛的接发球进攻中,强攻与立体攻场平均运用次数占扣球总数的百分比均低于世界强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快攻与平快掩护攻场平均运用次数占扣球总数的百分比均高于世界强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国队对世界强队的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快攻和平快掩护攻运用数量占优势地位;世界强队对中国队的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强攻和立体攻运用数量占优势地位。快速(快攻)、多变(平快掩护攻)是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类型运用形式的主要特征。 2.2 中国女排接发进攻战术打法的结构特征 一种进攻战术类型包含有多种进攻战术打法。对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同一种接发球进攻战术类型不同进攻战术打法统计对比见表2、表3、表4。 从表2可见,中国队对世界强队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强攻主要集中在四号位,占场平均强攻扣球总次数的86.36%,与世界强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二号前排攻运用次数与世界强队无显著差异,但二号前排攻与后排一号区强攻运用次数之和(9.09%),与世界强队(44.2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世界强队对中国队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强攻相对均匀地分布在球网的两端,其中在四号位占46.15%,二号位前排强攻与一号区后排强攻数量之和占44.28%(23.77%+20.51%),球网中部后排六号区强攻也占一定的比例(10.26%)。 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队接发球进攻中强攻分布的区域不够均衡。将强攻过多地集中在四号位,既不利于分散主攻队员的压力,也降低了对手对中国队强攻的拦防难度。 从表3可见,中国队对世界强队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快攻战术打法集中体现在单脚飞技术的运用(包括单脚背快和单脚背平快),占场平均快攻扣球总次数的79.31%。与世界强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世界强队与中国队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快攻战术打法集中体现在近体快技术的运用,占场平均快攻扣球总次数的47.06%。与中国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队接发球进攻中没有三号位半快球的运用。 从表4可见,中国队对世界强队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前排平快掩护攻主要集中在平快掩护的四号位拉开战术和各种交叉战术,合计占场平均平快掩护攻扣球总次数的80.95%。立体攻运用次数较少,与世界强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世界强队对中国队比赛接发球进攻中,前排平快掩护攻主要集中在前排各种交叉战术和前排平快掩护的后排立体攻战术的运用,合计占场平均平快掩护攻扣球总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