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418 晏子治东阿课件 粤教版必修4
*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和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情节跌宕、语言显相的写作特点。 3.了解晏子的政治主张,学习晏子廉洁自律、一心为民的品质,体会晏子的智慧所在。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1.连线作者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作品。 2.写作背景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名婴,字仲,谥曰平,故又称晏仲或晏平。由于其影响甚大,被人尊称为晏子。晏子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他个子矮小,容貌丑陋,却不仅当上相国,而且能够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影响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及臣民,并扩大了齐国在春秋各国中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物中,晏子是很独特的一个。本文写的是晏子受命治理东阿的故事。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7.文言句式 (1)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判断句) (2)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主谓倒装句) (3)寡人将加大诛于子(状语后置句) (4)君乃反迎而贺(臣)(省略句)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方法和结果有何不同? 提示: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一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很好,却受到齐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大大地责罚他。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行贿赂、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齐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成绩。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晏子 景公 治东阿三年 召而数之 请改道易行 迎而贺之 晏子论道 下席而谢之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景公对晏子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偏差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①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②告诫齐景公同时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偏听偏信的例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只听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会使我们对事情真相的了解出现偏差。我们要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要学会广泛听取意见,学会辨别消息的真假。 科技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很多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内容混杂,其中不乏夸大或片面之词。我们若遇到疑惑的消息,切勿偏听偏信,可以先利用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初步求证。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1.本文虽然短小,但情节上起伏跌宕,一波三折。 文章一开篇,齐景公怒气冲冲,大加斥责,气氛骤然紧张,情节为之一起。晏子请求改变措施,保证三年见效,齐景公答应,气氛趋于缓和,情节为之一落。哪知一年之后,地方官政绩报表一上来,齐景公立刻高兴起来,老远就去迎接晏子,并大加赞赏,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情节又为之一起。正当齐景公高兴之际,晏子却当头给了齐景公一瓢冷水,将自己前后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把齐景公惊得目瞪口呆,气氛立刻凝固起来,情节又为之一落。正当尴尬之际,齐景公马上醒悟过来,连忙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并请他努力治理东阿,并保证自己不再干涉。这时情节才彻底顿落下来。 2.课文主要采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文中齐景公的语言只有三处,这三处语言描写就把齐景公喜怒形于色、心直口快、胸无城府,以及虚心纳谏、知错能改的形象刻画出来了。文中晏子的语言只有两处,这两处语言描写,刻画出了晏子不露声色、机敏善辩、忠君爱民的形象。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请自选话题,以设置悬念法写一段文字,叙事过程要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创意激活:(1)悬念式开篇:可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但要露而又要藏,讲究一个“巧”字。例如: “我是他的亲儿子,他不是我的亲爸爸。”小时候的我经常这样伤心地对自己说。 那时,我恨爸爸;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给我一分零花钱;我不知道为什么与小伙伴吵架,哭到最后的总会是我;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一件小事,妈妈为什么总要千方百计地为我瞒着;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连亲生父亲的一句夸奖,哪怕只一个轻轻的微笑都不敢奢求。 (2)要善于突破平淡的情节发展方向,叙述中应善于为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