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畸题库

1、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malocclusion)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2、个别正常: (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凡轻微的错 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 ,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 。 3、理想正常 (ideal nomal occlusion)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 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 。 4、固定矫治器:固定矫治器是指矫治器通过粘因剂将一些矫正附件粘固于牙面,通过矫正弓丝与牙上的矫正附件发生关系而来矫正牙。 5、深覆盖:(deep overjet)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cm以上者,称为深覆盖,分为3度。 Ⅰ 度深覆盖 覆盖为3~5mm Ⅱ 度深覆盖 覆盖为5~8mm Ⅲ 度深覆盖 覆盖为8mm以上 6、深覆牙合(deep overbite):上前牙覆盖过下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者称为深覆牙合,可分为3度。 7、开牙合(open bite):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牙合关系,垂直向呈现间隙者为前牙开牙合。 8、Spee曲线(curve of spee):从侧方观察,下颌切牙的切峭几乎在同一平布,自尖牙的牙尖向后经前磨牙的頰尖到一磨牙的远中頰尖逐渐降低,再向后经过第二、第三磨牙頰尖又行上升。 9、Bolton指数分析(bolton analysis):Bolton指数是指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 10、基准平面:是在头影测晤作为相对稳定的平面。由此平面与各测量标志点及其他测量平面间构成角度、线柜、比例等测量项目。目前最常用的基准平面为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和Bolton平面。 11、前颅底平面(SN.SN plane):由蝶鞍点与鼻根点之连线组成,在颅部的矢状平面上,代表前颅低的前后范围。由于这一平面在生长发育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常作为面部结构对颅底关系的定位平面。 12、SNA角: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13、SNB角: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应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14、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此角亦即SNA角与SNB角之差。此角反映上下颌骨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15、阻抗中心(center of resistance):在自由空间中物体的阻抗中心就是它的质心。在重力场中它就是重心。 16、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转动时所围绕的中心称为旋转中心。 17、转矩(torque)力就是使牙体的一部分移动,另一部分限制其移动。通常应用于“根转矩”,希望牙根移动而牙冠很少移动。但不可能直接施力于牙根上,往往在牙冠上使用力偶用以达到根转矩的目的,在相对方向以机械的形式限制冠的移动。根尖区的压力最大,根尖移动较牙的其他部位更多。这种类型的移动如不小心,牙根尖的吸收和牙髓坏死的危险是很大的。 18、支抗: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 19、活动矫治器(removable appliances)是一种纠正牙颌畸形的矫治装置,可由患者或医生自由摘戴,摘下时该矫治器完整无损;它靠卡环的固位和黏膜的吸附发挥矫治作用。活动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共同构成矫没技术的三大体系。活动矫治器由固位、加力和连接三部分组成。 20、支抗丢失:当反作用力承受体与作用力对象同处一颌可互为对颌,作为承受体的牙可能因抵抗不住反用力而出现移动可倾斜,即支抗丢失。 21、低位牵引:由颈带、橡皮圈、口外弓、口内固定或活动矫治器等组成,牵引力方向向下向后。作用原理:向下向后牵引力作用于上颌颌骨及磨牙时,其水平分力可抑制上颌向前生长、促使磨牙向后移动;其垂直分力则促进上颌向下生长、促使磨牙伸长(molarelongation)。低位牵引力作用于下颌时,可使下颌磨牙向后移动及压低移动。低位牵引对下颌骨生长型改变非常有限,但它通过对上下颌磨牙的伸长或压低,使下颌发生旋转,因而间接改变下颌生长方向。适应证:由于低位牵引能伸长上颌磨牙及压低下颌磨牙,所以应用范围应严格控制在下颌平面角较小的安氏II类错牙合或下颌平面角较大的安氏III类错牙合。 22、高位牵引(high-pull headgear):是由简单头帽、橡皮圈、口外弓及口内矫治器组成,牵引方向向上向后。适应证:由于向后向上牵引力能压低上后牙,故这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