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欧阳修的山水诗
摘 要:历来士人以山水之乐作为人生的美好境界。欧阳修尤其如此。性好山水,吟赏山水,有着欲求隐居山水的情结,得到山林之趣与心境的契合。本文探讨欧阳修的山水诗写作追求与表现手法:一、探山水之险,得幽奥之境;二、写出山水相济相衬之状;三、写出山容云态之美;四、写出壮阔与细微的反差;五、从高远、深远、平远不同角度对山水进行观照;六、不同地域的山水当写出不同的特征;七、视觉与听觉的交错与转换;八、山水与人相映衬;九、即目、回忆、想象。
关键词:欧阳修;山水诗;写作追求;表现手法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历来士人以山水之乐作为人生的美好境界。士人仕途失意,受到迁谪的处分,反而能观赏山水以排遣郁闷,得到山水之美的愉悦。自南朝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已形成诗史上的重要门类之一。
欧阳修性好山水,他屡屡声明,“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1}“惟予爱山者,初仕即京洛”(《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2/28)刚走上仕途,在洛阳作官,便能得赏当地山水之乐。面临好山好水,还巴不得立即邀来嘉宾,在一起吟赏风月:“已有山川资胜赏,更将风月醉嘉宾。”(《休逸台》,14/249)山水看不足,还盼望能够画下来,以便长久观摩:“登临探赏久不厌,每欲图画存于前。”(《送琴僧知白》,54/749)有人为他造了一座假山相送,使他乐不自支:“谓我爱山者,为山列前檐。”(《和徐生假山》,54/761)这座假山又如何呢:“阴穴觑杳杳,高屏立??。后出忽孤耸,群奔沓相参。■若气融结,突如鬼镌■。”乐得他“昼卧不移枕,晨兴自开帘”。甚至送行友人,也羡慕对方将得山水之乐:“闻君东南行,山水恣登蹑。”(《送杨员外》,54/761)
任地方官的好处就是能得宦游,吟赏山水,所以欧阳修总是希望到有山的地方任职:“因此益知为郡趣,乞州仍拟乞山州”(《春日独居》,56/806)“三年永阳子所见,山林自放乐可胜”(《伏日赠徐焦二生》,4/73)“为爱南山紫翠峰,偶来仍值雪初融”(《?场看山》,14/245)。被贬谪在僻穷之处,在他看来,也许因祸得福,更能得到游赏山水的机会,从而排遣心中的郁闷,诗中他反复申明此意:“怡然壹郁写,暂尔累囚放”(《答梅圣俞寺丞见寄》,53/745)“乐哉登临兴,岂厌江湖滞”(《谷正至始得先所寄书及诗不胜喜慰因书数韵》,53/747)“可怜胜境当穷塞,翻使留人恋此邦”(《松门》,10/167)“经年迁谪厌荆蛮,惟有江山兴未阑”(《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11/176)。他以发现山水之美、山水之乐来慰藉自己,填补坎坷失意感。其《黄溪夜泊》(10/168)一诗云: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诗中指明此山水非故乡之山水,可怜不能在残岁回到故乡;然借此间山水可以慰客,对景酌酒,纾此愁肠。如非因迁谪的不幸而来此,怎会幸遇此三峡山水之胜。
欧阳修更有着欲求隐居山水的情结。《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2/28)中云:“嵩山近可爱,泉石吾已诺。终期友幽人,白首老云壑。”与泉石早有承诺,最终将隐居山林,与三二友人,终老云壑。他甚至还说:“轩冕从来为外物,山川信美独思归。”(《岁晚书事》,14/244)将仕途视为身外之物,醉归山川之美,这是牢骚心情的流露。他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在山林中能找到自我个性的恢复:“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君恩未知报,进退奚为何。”(《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54/760)只是由于君恩未报,还要为朝廷尽职尽心,此诗中,进退犹豫不决的心态昭然。另一诗中也说:“何时粗报君恩了,去逐冥冥物外鸿。”(《?场看山》,14/245)盼望在来日报得君王之恩后,放浪山水,与鸿为友。他羡慕隐者之乐:“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赠隐者》,14/240)
欧阳修还有着平等待人的游山观念,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烟霞泉石,隐遁者得之,宦游而癖此者鲜矣。”认为谢灵运游此,双旌五马随之;谢?游山,有《鼓吹登山》之曲,“松下喝道,李商隐犹谓之杀风景,而况于鼓吹乎?”韦应物游山,鸣驺耀旌。而“永叔则不然,《游石子涧诗》云:‘?■禽鸟莫惊顾,太守不将车骑来。’又云:‘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1}欧阳修游山水,不乐意骑着车马而来,生怕惊扰了山水中的生灵,只乐意招引野叟,一同谈话与漫游。与前述的那些官员诗人的做派绝然不同,这种保护生态意识、平民意识,真正是难能可贵。
山水之游在于得山林之趣与心境的契合。所以他说:“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伊川独游》,1/8)正如他在《梅圣俞诗集序》(43/612)中所说:“凡士之蕴其所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