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的重庆角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鹤梁的重庆角力   “炸了!”一个男人将手中的牌摔向桌面。   重庆涪陵白鹤梁博物馆东侧唯一开着的小门里,烟雾缭绕,一张简易的方形小桌上面铺着报纸,烟或打火机压着五元、十元的零钱,三名博物馆的值班人员正在进行这个城市最盛行的“斗地主”。   这一天是2010年1月3日,冬天的长江依旧笼罩在雾霭蒙蒙的水汽之中。重庆涪陵城北的滨江路上陡然突出的方形建筑,由五块两米高的木板阻挡了人们延伸而去的视线。常有背着竹篓的人从这座建筑门前匆匆走过,偶尔也有人停下来看它一眼。   这是为白鹤梁量身定做的“世界第一水下博物馆”。但它自2009年世界博物馆日开放24小时后,便与世隔绝。   “过!”一个穿卡其色夹克带金丝边眼镜的男人,将视线短暂离开手中的扑克牌一秒钟,脸撇向左上侧,责怪记者贸然来访的同时仍不忘出牌,他近乎在怒吼:“博物馆不开放!不通报领导。不接受采访!”   现在,除了隐约传出的“斗地主”的声音,途径此处的人们偶尔能听到的,是博物馆内的一只狼狗对试图靠近者的吼叫。   身为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馆长,黄德建对于现状只有两个字:无言。      评审会内定保护方案      “将文物都埋掉,不能说是文物保护方案。名为文物负责,实为极不负责。”   没有人知道,白鹤梁博物馆今天的境遇,或许是16年前就悄然埋下的伏笔。   大陆三峡工程决定上马后,三峡库区内文物保护工程也随之被提上日程。1993年的冬春之际,长江赶上十年一次的枯水期,时任涪陵市文管所副所长的黄德建牵头,组织了一场“白鹤梁题刻告别游”。   名义是“告别”,可黄德健的真实目的仅是希望引起外界关注。虽然1988年白鹤梁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但黄认为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重视”。   “三峡文物保护工作会”召开之时,倔强的黄德建到河北清西陵会场,在会场外展示讲解白鹤梁石刻拓片,散发关于白鹤梁的小册子。   不久,黄德建得到一个消息,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建设部联合组成的勘测小组即将进驻涪陵。   早在1994年,天津大学就提出了“水晶宫方案”,但和长???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泥沙自然掩埋保护方案”以及之前的“黄真理方案”一样,都相继被否决。   七年期间,重庆地方当局围绕这座水下博物馆举行了无数次评审会,其实基本是“吵架会”――文物专家与水利专家争论的焦点在保护与否,值得花多少钱保护。   “凡是关于白鹤梁保护方案的评审会,我都参加,没有邀请我,我也厚着脸皮跟着去听。”对于黄德建来说,不妙的消息还在后头。   1997年,涪陵划归重庆市管辖,黄德建认为,“此后白鹤梁就没人管了。”   但是,转机出现在2001年2月的评审会上,黄德建有幸结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梁鹤白      白鹤梁其名   白鹤梁是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江心的一处小岛奇观。其为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常年隐没在水中,只有每年冬春交替、长江水枯时,才偶尔露出真身。一说因石梁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又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得名白鹤梁。葛修润。   在多种场合,葛修润都声称,自己不知如何被国家文物局选中当评审会的组长。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重庆涪陵“有个叫白鹤梁的东西”。   葛修润作为主持人的任务是,“通过”既定方案。这是由武汉大学在“黄真理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白鹤楼方案”。   此方案早在两年前已被提出,且设计书已完成一部分,经费预算在6000万左右。会前,葛修润跟领导表示不担任组长,“对这个方案不满意。将文物都埋掉,不能说是文物保护方案。名为文物负责,实为极不负责。”   曾参加过此会议的黄德建,对葛修润一反常态的会后发言记忆犹新。   当时葛修润设想:在白鹤梁原址修建一个壳体,定期从长江抽水经过滤后注入壳体,以清水来抵消壳体外江水的巨大压力,并使白鹤梁题刻免受风浪和泥沙石砾的消蚀。同时,再建一条水下管道,人在管道透过玻璃窗欣赏白鹤梁题刻。   正是这个非正式的发言,“无压力容器方案”获得了在场11名专家的赞同和支持。但是会议最终仍然按照既定结果通过了“白鹤楼方案”。   当时的重庆市文物局副局长,现在担任三峡文物保护小组组长的王川平解释,“我不赞同这个方案,但还是得准备一个――2003年后三峡工程要蓄水,有些是无法作业的。我求蔫修润先把“白鹤楼方案”评审过了,暂时搁置不用,实在无奈的情况下再说。”   但是,评审会后,有关水下博物馆的所有争论都突然归于沉寂,这并不是黄德健所希望的结果。      教授和政府的“曲线救国”路      “由于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参与施工。实际我们就是文物局的代理公司。”峡江公司总经理李南评解释。   “弄大了才能有影响!”黄德建向葛修润出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