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红色舞旅追思
摘要:新中国舞蹈创作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塑造共产党员的形象,表现共产党员的精神。恰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文从历史节点、经典表情、关学风范三层面追思了新中国诞生一个甲子的岁月中始终闪烁耀目的一条令人振奋向往的红色舞旅。红色舞旅由弘扬“英雄主义”情愫的“战士舞蹈”开启,在革命现代舞剧中壮大,在“大革文化命”的“文化大革命”中也饱受磨难艰辛跋涉,自上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十年,红色舞旅在小型舞蹈之赓续与大型舞剧之屡出佳作中一路飘“红”。红色舞旅在“三点一段”的历史发展中已蔚然成风、蔚为大观。不同历史节点的红色舞旅呈现出不同的经典表情。“战士舞蹈”以及刚刚萌芽的革命现代舞剧张扬着“赴汤蹈火、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传统。成熟的革命现代舞剧彰显出“翻身解放、改天换地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行动目标和理想社会的追求。“文革”后,舞蹈通过革命烈士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共产党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不屈捍卫”。跨入新世纪,青年舞者对革命者的称颂和敬仰聚焦为他们对“青春的无悔选择、无愧奉献”的精神。纵观红色舞旅的系列创作,可以看到其原创和优创为中国舞蹈美学风范的当代性及独立品格做出了关键性的积淀。它具有贴近现实的“新舞蹈”品格,有聚焦崇高的悲壮情怀,它在性格成长中结构“戏剧性”,在情感交织中凝聚“主色调”。
关键词:新中国;红色舞旅;共产党员;英雄主义;理想社会;当代性;历史节点;经典表情;美学风范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03-06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新中国的文艺创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文艺创作,必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加以表现,必然表现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塑造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和光辉形象。新中国的舞蹈创作在这方面颇多力作,也可以说对共产党员精神的表现和形象的塑造构成新中国舞蹈创作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一条令我们感动、振奋并向往的“红色舞旅”。
一、红色舞旅的历史节点
新中国的诞生已经度过了一个“甲子”,红色舞旅在一个甲子的岁月中呈现出一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历史节点。红色舞旅的历史节点,是与社会政治生活相对应、体现出社会意识变迁的关键点,是红色舞旅价值取向终极性与阶段性、主导性与引导性的衔接点,是红色舞旅美学风范真率性与深邃性、工具性与本体性的转型点。
1 “战士舞蹈”开启红色舞旅
所谓“战士舞蹈”,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其前身(红军时期和八路军、新四军时期)担负宣传任务的义艺工作团的舞蹈,因其“演战士”和“战士演”而得名。在新中国诞生前,“战士舞蹈”也多有共产党员形象的塑造,其特点有三:一是大多以群体英雄的形象呈现,二是主要围绕着“扩红救亡”的革命主题来呈现,三是基本上以“歌舞活报”的综艺式样来呈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战士舞蹈”出现共产党员的形象,主要是宣传共产党人的革命主张和表现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比如中央苏区时期的《当兵就要当红军》和解放时期的《进军舞》等。
新中国成立前夕,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加以表现,成为“战士舞蹈”的主要视点。吴晓邦创作的《进军舞》、梁伦创作的《乘风破浪解放海南》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严峻考验。此时的“战士舞蹈”一方面创演了《母亲在召唤》、《最可爱的人》这样的舞剧呼唤正义与和平,一方面也创演了《罗盛教》、《不朽的战士》(黄继光)等塑造“党的战士”形象的优秀作品。正是为了强调和弘扬这种“英雄主义”的情愫,“战士舞蹈”开启的红色舞旅从题材选择上向革命战争年代延伸,有表现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十八勇士)、表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刘志丹少年先锋连》、表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的《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从1959年到1964年,这种弘扬“英雄主义”情愫的“战士舞蹈”形成了一个小高潮,成为中国人民怀忧克艰、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2 革命现代舞剧壮大红色舞旅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初表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聚焦现实奠定了红色舞旅的现实品格,那么从1959年《五朵红云》到1964年《红色娘子军》的大型舞剧创作则壮大了我们的红色舞旅。这类大型舞剧作为“革命现代戏”的一部分,高扬起“革命现代舞剧”的旗帜。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革命现代舞剧《五朵红云》和《蝶恋花》南呼北应,成为大型舞剧成功塑造共产党员形象的“合珠联璧”。由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创编的《五朵红云》,通过《归米》、《劫笼》、《暴动》、《初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