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中良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思路探究探索
马中良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思路探究探索 摘要:随着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城镇也逐步开展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由于镇自身特点的差异,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思路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
Abstract: With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epening, more and more small towns are also gradually develop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districts, because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wn itself,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districts are different ideas.Key words: small towns; historic district; protection
TU984
一、前言
在我国行政体制的框架下,城市规划职能在纵向上大致可分为五级,”镇”处于国家最低一级的管理层次。镇一级的行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财政体制等方面与城市的行政管理体系仍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城镇也逐步开展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由于镇自身特点的差异,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思路也有所不同。笔者以嘉兴王江泾一里街历史街区为例,来探寻小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思路。
二、文化内涵的挖掘
一里街历史街区位于王江泾镇中心区域,东靠京杭大运河,西侧紧挨07省道,北至万福路,南至王江泾镇中心小学。整个保护范围面积约为8.84公顷,范围内有文保单位2处,其中长虹桥为省级文保单位。一里街历史街区核心区东到塘口,西至浔阳桥,北面到长虹影剧院,南边紧邻闻溪。核心保护区面积为1.77公顷,其中保护较好的传统民居有3处。
1、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巷
一里街:自射襄桥至济阳桥,东连长虹桥,西通苏嘉公路,长500米,宽2米。一里街一直以来都是是王江泾的商贸集市,街宽仅一米,狭长如带,明代即形成丝绸贸易集镇,所以当时的一里街丝绸店铺林立,又称为丝行街。在太平天国时被烧了七天七夜,镇上大部分建筑被毁,仅一里街依然遗存着古老建筑的格局并散发出一些古风旧貌。沿街支弄繁多,有镇西弄、朱家弄、堂楼弄、曹家弄、淘沙弄、史家弄。
2、丰富的历史遗存
(1)一宿庵
一宿庵位于长虹桥西侧,原名一粟庵,相传唐有一高僧云游四方,去南海途中在此住过一夜。又相传乾隆皇帝曾在此住过一夜,改名为一宿庵。史料记载:一宿庵的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年间曾遭兵毁,同治被重建,光绪年间又募银四千二百余两重建,并筑有五桂轩、晚霞阁等,但在“文革”中全部被毁。现一宿庵的前殿设有四大金刚和建造此庵的石碑,正殿为大雄宝殿,其门楣上挂有原一宿庵的古镜,从古镜中可看到长虹桥的行人,为庵中一宝。正殿中间为千手观音塑像,高6米,共有1068只手,该像金壁辉煌、气势壮观,正殿南侧为天下都城隍殿,设有城隍、夫人、太子、关帝等四尊像,是嘉兴盛泽一带做佛事的主要场所。
(2)传统民居
具有一定规模保持较好的传统民居主要有3处:朱家弄(一里街235—261号);堂楼弄(一里街207—219号);淘沙弄。建筑空间群落保存较好,能较好的反应当时居民生活的历史环境。
(3)长虹桥
长虹桥位于一里街东部,东西横跨京杭大运河,为浙江平原在软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桥,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天启元年(1611-1621)。长虹桥为三孔实腹薄墩联拱桥,桥长72.8米,中孔净跨约16.5米,两边孔各跨9.3米,是纵联分节并列砌的半圆石拱。桥顶宽4.9米,阶梯陡斜长30米,各有57级石阶从中孔斜至路面平,石阶和桥西栏用长条石组成,朝里凿成可供人坐的弧形。坡桥孔内砌有石纤道,现作为船舶的停靠站。
(4)闻店桥:这座桥在长虹桥北侧,单孔石拱,跨市河口,位置在运河长堤(纤塘)上。桥的始建年月已失记,可能曾在天启年末重修和清道光七年(1827)重建。
(4)闻店桥:这座桥在长虹桥北侧,单孔石拱,跨市河口,位置在运河长堤(纤塘)上。桥的始建年月已失记,可能曾在天启年末重修和清道光七年(1827)重建。
(5)济阳、浔阳两桥:虽然久已破敝,但喜其尚古,比照历来的题咏,有物可睹,不落空茫。两桥都是陶侍御建。
(6)炮楼:一里街西端南部存有炮楼,是侵华日军留下的遗物,是日本侵华在嘉兴的历史见证。
3、流传悠久的民间文化
网船会源远流长,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江浙沪渔民自发性的民俗祭祀活动,也是江南最重要的民间民俗活动之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