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俄跨国警务合作浅议警察院校教育改革
从中俄跨国警务合作浅议警察院校教育改革 摘要:文章从中俄跨国犯罪的现状入手、总结中俄跨国警务合作的状况,阐述警察院校在培养跨国警务合作人才的重要作用,呼吁警察院校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跨国犯罪、警务合作,警察院校、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一、中俄跨国犯罪的现状
跨国犯罪是指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犯罪交易发生在两个以上地区或国家(两个不同法域)并违反它们法律的犯罪。!中俄比邻而矗,边境地区除了内蒙古的满洲里和吉林的春晖外,其余都集中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和犹太自治州接壤。)。中俄边界线全长4300多公里,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的边境线就有3045公里;该边境地区有17个口岸对俄罗斯开放。由于这一地理特点,黑龙江省对俄经济贸易快速发展,旅游、加工工业等在两国之间不断扩大,人、钱、物在流动,与此同时,跨国犯罪行为亦在滋生、发展和变化……
90年代初中国公民在俄的制作和销售假票据、假印章、假证件等犯罪行为,至今已经逐步转变为非法劳务输出、中国人参与的非法进出口、采掘和走私珍贵的自然资源、甚至毒品等活动;据黑龙江省公安厅披露的资料,从1998年到2005年,在哈巴罗夫斯科边疆区、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发生的比较严重的中国公民被侵害案件380余起,中国公民犯罪案件180余起。据黑龙江省公安厅援引俄罗斯司法部统计的数据,2005年全俄发生涉及中国公民犯罪案件500余起,其中远东地区涉及中国公民的案件就有268起,占全部案件一半以上;2007年上半年,俄罗斯公民在黑龙江省内参与犯罪的刑事案件共4起,涉案俄罗斯人3人;同期发生的俄罗斯公民被侵害案件23起。(大多涉及盗窃、抢劫、诈骗、走私、绑架、杀人等。)从满洲里市公安局获悉,2008年满洲里市发生俄罗斯公民被侵害的案件57起,被害人60人;俄罗斯公民违法犯罪案件(主要是盗窃)6起,涉案人员6人。同年,俄赤塔州发生中国公民被侵害案件58起,被害人为66人。2009年1―5月,满洲里市发生俄罗斯公民被侵害案件5起,被害人5人。同期,在俄赤塔州发生中国公民被侵害案件7起,被害人为14人。2010年满洲里针对俄罗斯人实施的犯罪数量同比增加60%,从16起增加至26起。2010年前9个月在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记录到29起中国公民实施的犯罪。其中主要是越境、试图实施贿赂和伪造证件。2013年俄罗斯公民在满洲里走私213只熊掌的案件震惊了全中国!
二、中俄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现实总结
国际警务合作是不同国家的警察机关根据本国法律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在惩治国际性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互相提供援助、协调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中俄两国依托地理优势,进行操作简便、形式灵活、行动迅速的区域性跨越国界的警事交流,可以取得最好、最快的维护边境安全、打击犯罪的效果。
目前我国以:《引渡法》、《反洗钱法》、《联合国打击跨国犯罪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俄罗斯联邦内务部合作协议书》、《黑龙江省公安厅和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内务局合作议定书》、黑龙江省公安厅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内务安全、麻醉品监管机关签署的合作协议和会议纪要,《会晤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俄罗斯联邦内务部关于打击跨国犯罪联合工作组的议定书》等法律、法规为基础,中俄两国警务合作初见成效。1993年黑龙江省公安厅派55名干警赴俄,一举摧毁“哈尔滨”帮等犯罪团伙,恢复边境地区治安;2004年黑龙江省公安厅多次派警官小组赴俄,双方共同抓获3名持枪抢劫中国旅行团的俄罗斯籍男子。2005年4月中俄共同侦破“五二”特大毒品走私案,彻底切断跨境走私毒品通道。2006年4月13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授权驻黑龙江联络处负责办理遣返杨忠义案件。2008年4月黑龙江省公安厅赴俄调查走访,在俄远东联邦区内务机关的大力配合下,获取了中国籍男子在俄潜逃路线,为破获特大集资诈骗案争取了时间。2009年8月底,黑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在俄罗斯联邦禁毒部门支持下,组织警力在绥芬河、东宁县境内摧毁一个跨国制造、贩卖、吸食毒品大麻烟的团伙。此外中俄两国的警察培训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开始了,2009年11月,中俄警务实战技能交流活动在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启动,此活动是中国公安部和俄罗斯内务部干部培训合作计划的一项内容,3年来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与俄罗斯内务部远东法律学院多次互派教师,举办学术研讨会,交流成果收录在2012年《远东地区打击跨国犯罪现实问题》国际科学实践会议论文集和2013年《在远东地区保证合法和法制问题》国际科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