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仁德思想 - 副本课件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为政第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君子不器。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八佾第三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朝闻道,夕死可矣。 放于利而行,多怨。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雍也第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讲、孔子的仁德思想 纪望书讲授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创始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诞生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后人评价 司马迁:“《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 后人评价 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贡:譬之宫墙,赐之墙也有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孔子思想之核心是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道、仁、义、礼、乐、智、信、孝、悌、忠、廉耻、恭、宽、惠、敏等等 这些都是以“仁”为中心一以贯之的 到底孔子的仁是什么呢? 仁的本体论 仁与其它概念的关联性 仁的方法论 仁的本体探讨 二、仁之本体乃道 1、道是什么? 道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体、总规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传?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系辞》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 仁的本体探讨 二、仁之本体乃道 2、孔子的仁德与道什么关系? “道生一”《老子》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禁民为非曰义”《易传?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易传?系辞》 仁的本体探讨 二、仁之本体乃道 2、孔子的仁德与道什么关系? 从“仁”的字形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思考:孔子为何不直接言道而言仁?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 提示与参考: 1、天道不可言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仁德更形象 3、遵礼更实用 仁与其它概念之关联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一、仁与义 “义者,宜也。”《孟子》 义:合乎其节谓之义,合本心也,合仁德本性也,无过无不及。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禁民为非曰义”《易传?系辞》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仁与其它概念之关联 二、仁与礼 礼:依天理而作之文化规则,包括法律、规章制度、礼仪风俗等一切社会规范。 子曰:“人而不仁于礼何?”《论语》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仁与其它概念之关联 三、仁与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乐:特指孔子所推崇的人文教化的风雅颂之诗乐。 子曰:“人而不仁于乐何?”《论语》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 仁的方法论探讨 四、文质彬彬以全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子曰:“绘事后素” “巧言令色,鲜矣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