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修建高铁利弊的定量评估
关于中国修建高铁利弊的定量评估
组员:徐汉武 廖春云 丁家楠
摘要
本文是一个针对我国修建高铁利弊的定量评估模型。在做模型之前,我们收集了与武广高铁修建有关的数据,如修建高铁前后武汉的人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周边产业的产值、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然后我们从横向(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综合对比)和纵向(高铁带来的效益)两个角度对中国修建高铁的利弊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模型。
模型一:本模型主要利用决策分析法通过时间、票价、安全性、舒适度这四个指标对高铁、普铁、民航、客运这四种民众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进行了评价。首先利用四项指标及现有数据构建益损矩阵。之后利用极差标准化法构建标准益损矩阵。通过标准益损矩阵计算出四种交通方式的益损期望值。得出利于民众出行的交通方式依次为高铁、客运、普铁、民航。
模型二:本模型首先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了在未建高铁的情况下武汉市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其真实值进行比较,得到了高铁对各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并定义了利弊指数的计算方式。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各个方面对应的权值计算得出。最后,由此计算出中国修建高铁的利弊指数为10.8远大于0,得出中国修建高铁的利处远大于弊端的结论。
关键词:决策分析 益损矩阵 灰色理论 层次分析 利弊指数
问题重述
中国这几年高铁发展很快,武汉至广州的高铁已经在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约10小时缩短到3小时。然而一些百姓担心,武广线原有的普速列车停掉百姓会不会“被高速”——被迫承受高铁的高票价?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5次列车追尾34人死亡,191人受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要统筹做好部分高速铁路降低运营速度后的运力调度等工作,适当增加其他客运车次,做到既确保铁路安全,又不影响人民群众出行方便。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第i项决策因素的权值
:高铁对第i项指标的影响指数;
:第i项指标的实际值;
:第i项指标的预测值;
:益损期望值;
:高铁对我国的利弊指数;
:第i项指标所占的权值;
:第i项指标与第j项指标的重要性比较;
CI:判断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RI:判断比较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
4.1 武汉1998年至2010年的GDP变化
武汉2010年的GDP总值为5575.16亿,比上年增长了19.4%。
4.2 武汉1998年至2010年与高铁相关方面的变化
年份 招商引资(亿) 旅游业(亿) 农业(亿) 工业(亿)
人均消费(元) 就业人数(万人) 1998 420.43 75.8 65.2 385 3802.75 369.2 1999 431.25 89.5 70.5 400 4249.13 376.73 2000 461.93 100.5 81 435 4749.19 384.41 2001 508.44 161 105.6 485 5307.23 392.25 2002 570.43 198.35 141.25 534 5913.72 400.26 2003 645.06 159.8 151.79 567.89 6628.37 412 2004 822.2 202.71 165.65 680.13 7407.66 417.5 2005 1055.18 235.19 180.6 851.87 8234.15 421.8 2006 1325.29 266.22 191.21 1000.74 9182.32 429.6 2007 1732.79 314.37 215.92 1197.49 10600.17 442.2 2008 2252.05 373.68 244.64 1545.12 11433.21 456 2009 3001 508.65 251.79 1772.14 12710.2 468.6 2010 3950 753.73 281.09 2478.18 15940.3 489.7
4.3 其它交通方式的客货量变化
年份 民航客运量(万人) 普铁客运量 铁路货运量 公路货运量 1998 122.21 1634.64 5667.86 7118.17 1999 148.66 1809.59 6264.35 8038.63 2000 180.83 2003.26 7081.43 9698.19 2001 219.97 2217.66 7527.02 11320.15 2002 267.58 2455.08 7806.32 1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第二课时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ppt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pptx VIP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同上一堂党课初中篇 中流砥柱观后感五.doc VIP
-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VIP
- 《互联网》精品课件.pptx VIP
- 浙江维思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000 吨锂电池新型材料项目环评报告.docx VIP
- BIM基础培训教材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激励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