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人眼光里,没有纯客观的世界,即世界并不纯粹脱离人类而独立,不能产生西方的宗教,也不能产生西方的科学。”(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版,365页) 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总是受到世界观的影响。 人生观重要涉及三个问题: 人生的目的——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怎样度过自己一生? 对人生的评价——如何看待人生的价值、意义? * 第三章 文化的差异、冲突与观念体系 为什么要关注“文化差异”? 1.“跨文化传播学的存在意义和学科本质,即是通过对人类文化差异的研究,求得人类生活的社会和时代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克服差异所制造的交流障碍。”(孙英春,89) 2. 全球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的今天,个体、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了新特征、新动向。 3. 文化差异易于导致文化误读、文化冲突。破解全球交往中的文化误读、文化冲突,就必须理性认识其根源: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以“文化差异”为核心的章节内容 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的根源:文化的观念体系 如何看待文化差异——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两种立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一、文化差异何以存在?——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1.进化论学派: 核心观点:文化存在发展的阶段性,所有社会的文化发展都必须经历蒙昧、野蛮和文明阶段,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由此造成了文化差异。 此一观点源远流长,代表人物: 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1877)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汤因比:《历史研究》提出“文明发展的阶段论”: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灭亡5个阶段。 2.扩散论学派 核心观点:多数文化没有创造力,人类文化的大多数要素都起源于一个地方或少数地方,而后通过迁徙或模拟扩散到其他地方。 英国扩散论学派,以艾略特.斯密斯为代表,认为:玛雅人的金字塔、日本的塔式建筑、柬埔寨的庙宇、美国印第安人的坟墓等,都是埃及金字塔等与建筑的“翻版”;因此,人类古代文明的大部分因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埃及。 3.文化人类学 核心观点:不同文化的差异根源于制度和认知结构的差异。 马林诺夫斯基:不同文化的差异在于制度的差异。他通过调查发现,不同社会的最基本的差异并不是孤立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是生理的差异、工具的差异、整合的需要等差异,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社会便形成了制度或经常性的行为模式。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在于制度的差异。 列维斯特劳斯:文化差异的关键在于认知结构,人类心智利用现实的模式和认知结构的不同,是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4.心理人类学 核心观点:儿童抚养行为是造成文化差异的根源。 本尼迪克特: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抚养行为是一个社会总体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儿童的惩罚和奖励,个体逐渐将某种文化观念内化。并指出,日本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不连续性,是形成日本人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p92 二、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传播影响 (一)易于导致文化误读 1.何为“文化误读”?P95 文化误读,“是基于己方的社会规范、观念体系、思维方式等对另一种文化产生的偏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东方主义” “东亚病夫” 2.影响文化误读的因素: 社会规范 观念体系 思维方式 政治与意识形态背景 个体的知识背景、社会地位 价值观差异: 刘琛在墨尔本工作期间曾主持过一项调查,在被问及“你心目中的华商形象”时,当地白人大多会指出: “华人店跟白人店不同,?前者是全年营业,24?小时营业,(这些中国商人)也许希望一年有367?天,一天有26?小时,这样他们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白人不同,不能一天到晚地工作就为了钱吧?”;或者: “华人很有意思,他们开旅行社价格低,还不要小费。这是因为他们的人工低,愿意加班挣一点点加班费。我想我不会为他们工作。他们的理念(idea)?有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琛.中外文化差异与误读,2010-08-10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轻松随意的待客方式 英国《卫报》记者在2006?年赴重庆采访,当地的一位商人邀请他去某高档夜总会,最低消费是每桌800?元。后来,该记者在其题为Invisible?City?的新闻特写中详细描写了这次宴请,并对比了重庆的“棒棒”(搬运工)每天工作12小时也不过才赚20?元,以此影射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出现了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 ).doc VIP
- 82页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规划建设方案PPT.pptx VIP
- 高级建筑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各省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2届广州市高三12月调研考(零模)语文试题.doc VIP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5部分:风电场.pdf VIP
- 2024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有线)知识点.pdf
-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pdf VIP
- GB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docx VIP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