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分解窑结皮机理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分解窑结皮机理研究

--预分解窑结皮机理研究   1 结皮的分类   结皮是指生料粉与窑气中有害组分所形成的粘附在窑尾系统内壁的层状物。实践表明,预分解窑最易发生结皮的部位是窑尾烟室、下料斜坡、窑尾缩口、最低两级筒的下料管、分解炉内等处。结皮使通风通道的有效截面积减小,阻力相应增大,影响系统通风,使主排风机拉风加大。结皮增厚或塌落时,还容易发生堵塞。   结皮可以从质地的坚硬程度不同粗略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质地比较疏松的(以下简称I型结皮);另一类是质地比较坚硬的(以下简称II型结皮)。对于实际生产有较大影响的是II型结皮。因为I型结皮与器壁的粘附力比较小,在拉风过程中时挂时掉,几乎等同于生料粉,对生产的影响较小。但是II型结皮与器壁的粘附力比较大,一旦挂上便难以掉下,当其越挂越厚时,会影响系统的通风甚至堵料,这类结皮对于实际生产影响较大,即通常意义上的结皮。   笔者1996年10月在山东鲁南水泥厂调研时,在窑尾缩口处同时取到了两种类型的结皮。现将两种类型的结皮比较列于表1。 表1 两种类型结皮的比较 结皮类型 外表颜色 取样感觉 质地的坚实度 I型结皮 浅黄色 容易 疏松 II型结皮 灰黑色 困难 坚硬   2 结皮的实验研究 2.1 结皮的化学成分分析 1996年10月24日同时取鲁南厂的生熟料及结皮,结皮是放置一周后检测的,化验结果如表2。 表2 鲁南厂生熟料及结皮化学成分% 料样 Loss SiO2 Al2O3 fCaO Fe2O3 CaO MgO SO3 K2O Na2O Cl- 1号窑结皮 22.8 10.9 3.9 9.55 1.83 53.6 2.5 1.1 3.08 0.37 0.82 2号窑结皮 15.3 9.4 3.84 18.44 1.72 55.0 2.23 8.17 3.40 0.41 1.62 1号窑入C1生料 36.16 12.7 2.8 1.86 42.8 2.32 0.23 0.60 0.11 0.007 2号窑入C1生料 36.15 12.68 2.72 2.02 42.43 2.53 0.35 0.65 0.13 0.02 1号窑熟料 0.9 21.6 5.0 3.25 63.98 3.64 0.28 0.72 0.24 0.002 2号窑熟料 1.0 21.8 5.34 3.13 63.35 3.70 0.23 0.80 0.22 0.009     由表2可以看出:   1)结皮中挥发性有害组分的含量高于生熟料。由于生料中所含的碱、氯、硫等组分进入回转窑后,在窑的高温带挥发,以气态形式存在于窑气中,窑气在向窑尾运动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大约在700 0C左右〔2〕,窑气中的碱、氯、硫又可能化合为液态的盐类,并很快吸附于物料的表面。由于微细粉尘比表面积大,故吸附量更多。冷凝后的有害组分又随生料一起入窑,再次进行挥发、冷凝循环,所以结皮中挥发性有害组分的含量高于生、熟料。   2)II型结皮的形成时间(或形成温度)比I型结皮长(或高)。在鲁南厂取样时,2号窑的窑尾缩口结皮比1号窑难取;1号窑结皮质地比较疏松,2号窑结皮质地则比较坚硬;1号窑结皮外观呈浅黄色,2号窑结皮则呈灰黑色。从直观上来看,2号窑结皮的形成时间(或形成温度)比1号窑长(或高),据了解1号窑结皮形成时间短,1个月左右,2号窑结皮形成时间长,半年左右。   从烧失量来看,1号窑结皮的烧失量(22.8%)大于2号窑(15.3%),也说明了2号窑结皮的形成时间(或形成温度)比1号窑长(或高)。   再从fCaO的含量来看,2号窑的结皮中fCaO的含量(18.44%)高于1号窑(9.55%),这也表明2号窑的结皮,由于形成时间(或形成温度)比1号窑长(或高),使其中的碳酸钙分解率大于1号窑,从而使得fCaO的含量大于1号窑,从而使得fCaO的含量大于1号窑。   以上分析表明,1号窑的结皮属于I型结皮,2号窑的结皮属于II型结皮。   3)II型结皮所含的挥发性有害组分比I型结皮高。既然II型结皮的形成时间(或形成温度)比I型结皮长(或高),则从窑里高温带挥发出来的有害组分在II型结皮中的冷凝量大于I型结皮。从表2看出,2号窑结皮中SO3、K2O、Na2O及Cl-的含量高于1号窑。 2.2 结皮的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   1)结皮是有害组分粘结生料粉而形成的。1号窑结皮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如图1。由图可以看出,结皮中的矿物以方解石为主,说明结皮含有大量的生料粉。另外结皮中含有少量的KCl及2C2S·CaCO3(硅方解石)等矿物,而KCl及2C2S·CaCO3正是结皮的特征矿物,结皮就是KCl等特征矿物把生料粉粘结在窑尾系统的内壁而形成的。从图1还知道,结皮中也含有一定量的fCaO,这是石灰石分解后生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