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律”帮它突破“音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积律”帮它突破“音障”   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无尾三角翼布局的超音速战斗机F-102又名“三角剑”(Delta Dagger),它诞生于1954年,研制工作始于1945年,在研制过程中,它曾面对各种技术挑战,闯过道道技术难关,也经历了多次失败,最终成为一种实用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的经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50年代初,喷气式战斗机正朝着超音速、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演变。      研制XF-92A试验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从德国缴获了一大批飞机和火箭方面的资料,其中有一部分是非常规气动力布局飞机的研究资料和报告,当中有一部分尚未发表过。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科学家就已开始对前掠翼、后掠翼、无尾三角翼、斜翼等非常规布局飞机的研究,美国人拿到这些研究资料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这些资料一道来自美国的,还有一批飞机设计师和火箭专家,如A?利皮斯就是其中的一位。利皮斯以研究和发展无尾三角翼飞机著称,仅1921至1945年间就进行过84种非常规布局飞行器的设计,30年代在德国滑翔研究院(DSF)工作期间设计了一系列无尾研究机。1943年利皮斯担任维也纳航空研究院院长后,又 开始进行超音速飞机的研究,他曾参加过德国第一架喷气战斗机Me-163的设计。来到美国后,参加了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分公司的设计工作。   在这样的人才和技术的背景条件下,美国军方决定开展超音速无尾三角翼飞机的研制。1945年,美国空军与康维尔公司签定了一项无尾三角翼战斗机的研制合同,由利皮斯主管其气动设计工作。经过3年的研制,于1948年制成代号为XF-92A的试验机,随即进行飞行试验,取得了大量M 0.95以下的试飞数据。      MX-1179计划      正当XF-92A紧张试飞的时候,一项为新型战斗机配套的火控系统研制计划也在抓紧进行。这项代号为MX-1179的计划,旨在用较复杂的新系统去取代早期的机载雷达设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有少量战斗机(如P-61“黑寡妇”等)装备了机载雷达,战后的F-82、F-89、F-94等也都配备了雷达。这些早期的雷达设备一般只具有单一的跟踪搜索功能,在作战中大都要依靠GCI(截击机地面控制)设备,将作战飞机引导至目标的后方,然后通过瞄准具,用枪炮射击。从F-86D“佩刀”战斗机开始,出现了计算机和雷达组合的新系统,可以将作战飞机引到目标区,然后选择有利位置实行攻击。这时,战斗机的机载武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以导弹与火箭弹取代机关枪炮,机关枪炮退居到辅助的位置,如F-86D就配备了两枚空对空导弹和24枚装有陀螺稳定器的火箭弹,另有两门机炮。这种配置是战斗机火控系统从简单到更加复杂的过渡。此时的战斗机飞行员,除驾驶飞机外,已不单是枪炮的操纵者,而是整个火控系统的监控人。如果说,早期的飞机购买来后装上枪炮就可以作战的话,那么装有火控系统的新型战斗机,则要求对飞行员和地面维修人员进行专门训练,方能胜任。   MX1179计划的具体内容是结合新的MG-10火控系统和GAR-1空空导弹的应用,对XF-92A飞机进行重新设计。MG-10火控系统雷达为七波段M P体制,最大搜索距离达40公里。由于火控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增加,以及武器舱的加长,因而决定将飞机的尺寸,在XF-92A的基础上放大1.22倍,使机身长度达到20米,几乎是F-84和F-86这些同时代战斗机机长的两倍,与二战中的战略轰炸机B-17“空中堡垒”和“兰开斯特”的尺寸相当。在参加过二战的飞行员看来,该机确实是战斗机中的“大个”。在XF-92A基础上放大的原型机改名为YF-102。   YF-102采用了没有平尾三角翼布局,装一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J75型发动机,推力为51.63千牛,进气道位于机身两侧。该机的性能指标为:最大平飞速度超过音速,实用升限18000米,航程600公里,而且起降滑跑距离较短。应该说这些性能指标是符合国土防空截击机要求的。      艰难的试飞      1953年9月的一个夜晚,一架编号为52-7944的YF-102被秘密运送到爱德华空军基地。9月24日进行首次飞行试验,试飞员是R?约翰逊。第一阶段的试飞进行得比较顺利(飞行速度不高),而在最后一次试飞时,当速度达到M0.9,飞机开始出现振动;当速度达到M0.93时情况更为严重,飞机变得难以操纵。很显然,这是因为飞行速度从亚音速到超音速时所出现的阻力剧增所造成的,即遇到了“音障”。   采取了一些措施后,进行再次试飞时,发动机在起飞过程中又出现了故障。   第二架原型机于次年1月11日试飞,试飞高度为10000米,最大速度达到了M0.99,仍未能超过音速。于是又对机翼进行修改,增加了翼型(翼剖面)的弯度,且加大外翼段前沿向下的扭转度。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