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我最痛恨知道分子这个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知远我最痛恨知道分子这个词   当时崔健姜文王朔,这仨多牛逼啊!         封新城:70年代生人这拨我认识不少,你是冒出来的一个。   许知远:咳!我又没房没车没妹子。      封新城:听洪晃说,你又换单位了?   许知远:没有啊,我只是兼职而已,没有那种正职的义务了,也有点儿事,但很少。我现在没有正式的工作。      封新城:我想把你作为一个70年代的麻雀,解剖解剖。   许知远:前几天晚上我听崔健的老歌,叫《时代的夜晚》,那是我10年前买的,现在听,还是那么NB。      封新城:有些人是走在了时代的前边。   许知远:就是有预见性的,而且他这么多年也没妥协啊,多NB啊。而且他挺自省的,又不像姜文,挺自我迷恋的。      封新城:也有很多人迷失了。   许知远:我记得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当时崔健、姜文、???朔,这仨多牛逼啊,北京爷儿们那股劲儿。最后就崔健坚持下来了。      封新城:老王最近的两本书我都看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勇敢的牺牲者,他一直都在身体力行地思考他到底是谁,跟这个世界啥关系。而且他是真正的这个时代文字的表达者,他的语言表达完全是自己的、鲜活的。而你呢,有你们这一代的优势,但同时又成为一个缺陷,就是带了很强烈的包装,也就是你们身上有一种“鳞片”。   许知远:对,就像是借来的东西。      封新城:老王就完全是他自己,他经常创造性地使用一些词汇,最后验证了确实是很妙。   许知远:我们意识到,这个社会的发展,就跟中国的公司一样,其实还是在讲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关系。一个稳定的社会,它有传统的张力,就像是基因一样,期望有某种可以与它对抗的东西冒出来,打破这种局面。我们不像美国有IBM那样的老牌公司,我们一冒出些新的东西,没多久就完蛋了,它不会对社会造成一种持续的张力和创造力,所以就会出现像王朔这样的人,他很可爱,但是不足以形成持续不断的爆发力。      我特烦别人老说我“老他妈的谈国际事务,中国的事屁也不懂”      封新城:很多东西在分流,没错。你们通过知识看问题,而我们用人生看问题,不一样。你在《新周刊》上不是有一张照片吗?那张照片大家的认同度很高的,就是在书房里打着一把伞。洪晃说,对,那像是他干的事儿。   许知远:这不,真不是我干的,是摄影师逼我这么摆的。      封新城:可是为什么大家就觉得这个感觉很贴合你呢?   许知远:哈哈,我是这么无聊的人吗?      封新城:那是2001年,《向知道分子致敬》那期。那时候你就被我们纳入到知道分子行列了。   许知远:我最痛恨这个词了!      封新城:哈哈,别啊,我用这个词描述的是一种新的知识分子形态的存在。你痛恨是因为,你还是想做知识分子,对不对?但是每个时代知识分子起的作用不一样。   许知远:对,时代发生很大变化,就是说知识分子曾经是这个社会的立法者,但后来变成了检视者,立法者的地位消失了。      封新城:所以你一写,就写到18、19世纪里去,你觉得知识分子在那个时候才有真正的价值吗?   许知远:对,因为每个时代的创造力都不同,有的时代是科学,有的时代是技术,有的时代是观念,有的时代是权力。      封新城:他们记许知远的文章,开头都是这样的:18世纪的某个冬夜,然后一串外国人的名字和他的话。   许知远:应该是有一段时间吧,2001、2002年的时候,刚去经济观察报,那时候写东西已经没有这些了。      封新城:我也是看了《经济观察报》你一篇文章后说,许知远变了,文章写得好看了。但你真正的改变是什么时候?   许知远:应该是我离开报社的时候,2004年我就开始烦了,就厌倦了,而且我特烦别人老说我,老他妈的谈国际事务,中国的事屁也不懂。我很争强好胜嘛,从那时候起我就有意地关注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事,当然我也不懂怎么去关注,所有关注的方法都是汉学家的方法。      封新城:哈哈,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汉学家。   许知远:离开经济观察报的时候,意味着我的写作方式告一段落。然后我去了《生活》,《生活》是一个很缓慢的东西,我们提出这本杂志以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作为一个目标。不管它的形式是多么笨重、不讨人喜欢,我们还是希望我们做的这个东西是很安静、很从容、很节制地看待这个社会。就因为这些东西,慢慢地带动我后来的转向,就像你刚才说我的,身上都是鳞片,鳞片多了你很烦,因为那东西不是你自己长的,而是你借用的,而你说话说的都不是你自己的声音,不知道是哪个死去的人又复活了借用你的身体说话。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所有的好东西都是通过情感、通过内心折射出来的,我现在不急于证明我知道好多东西,18世纪我知道,英国我知道,法国我也知道,反正都比别人知道得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