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装食品的油脂氧化及其控制
電解水殺菌技術 * * 電解水殺菌技術 包装食品的品质变化及控制? 一、包装食品的褐变、变色、及其控制 (一) 食品的主要褐变及变色 食品的褐变包括食品加工或贮存时,食品或原料失去原 有色泽而发褐或发暗 電解水殺菌技術 分类: 酶促氧化而引起的酶促性褐变 非酶促性氧化褐变(油脂、脱水) (1)?? 典型的酶促性褐变 反应过程:多酚类 醌类 褐变 多酚氧化酶、过氧化酶 電解水殺菌技術 措施: 1 加热使酶失活 2 降低pH值, 3 使用亚硫酸盐来处理,可抑制酶促性褐变 包装:真空或充气包装 (2) 典型的非酶促性褐变有氨基、羰基反应和焦糖反应 如:美拉德反应 (还原性的糖类+游离的氨基酸) 電解水殺菌技術 (二) 影响褐变的主要因素 光、氧、水分、温度、pH、金属离子 1??? 光 光线对包装食品的变色和褪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 是紫外线(波长300nm以下) 选择的包装材料能阻挡紫外线 如:玻璃和塑料 電解水殺菌技術 2? 氧气 氧是氧化褐变和色素氧化的必须条件 如:色素类:类胡萝卜素、肌红蛋白 规律:包装材料的透氧率越高,食品的色泽变化越快 3?? 水分 A 褐变是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发生的 0.25 非酶促性褐变 0.4 多酚氧化酶的酶促褐变 水分活度 反应 電解水殺菌技術 规律:1 反应速度随水分活度的上升而加快 2 当为0.55~0.90的中等水分中反应最快 3 若水分含量再增加,反应速度下降 B 水分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有较大差异 A 胡萝卜素干燥后暴露在空气中不稳定 B 叶绿素和花色素在干燥状态下非常稳定,但 在水分达6~8%以上时,就明显地迅速分解 電解水殺菌技術 4???? 温度 温度越高,变色反应越快 如:氨基——羰基反应引起的非酶促性褐变 5???? pH值 褐变反应一般在pH3左右最慢,pH升高,褐变反 应加快 電解水殺菌技術 6?? 金属离子 Cu、Fe、Ni、Mn等金属离子对色素分解起促进作用 如:橘子汁中的叶黄素,微量铜、铁离子能促进色素 的分解 (三) 控制包装食品褐变变色的方法 1??? 隔氧包装 電解水殺菌技術 采用软塑料包装(高阻隔性) 采用真空包装和充气包装 为了去除包装内部的微量氧,在包装中封入脱氧剂。 ? 2??? 避光包装 主要能阻挡紫外线对食品的影响 包装材料着色 電解水殺菌技術 3???? 防潮包装 A 失水 B 增湿 二、包装食品的香味变化及其控制 A? 食品所固有的芳香物 保香性较好的材料 B 食品化学性变化产生的异臭 油脂、色素、碳水化合物 采取措施:隔氧、调气、遮光 ??? 電解水殺菌技術 C 由食品微生物或酵素作用产生的异臭味 加热杀菌、低温贮藏、调节气体介质、加入添加剂 D? 包装材料异臭成分 控制包装材料质量,控制包装过程的过热分解 二、塑料包装材料的渗透性引起的异味变化 1、塑料透氧性和透气性引起的异味 氧气的渗入;杀菌不彻底 電解水殺菌技術 油脂、色素等 还原糖、氨基酸 酶 微生物 羰基化合物等 挥发性成分 芳香成分 异臭成分 氧、水分、温度 水分、氧 光、氧 吸附、逸散 异臭的侵入 包装材料的异臭 電解水殺菌技術 从环境中熏染气体 原料 加工工程 包装 贮藏流通 消费 变质、腐败 从包装材料熏上的气体 变质、腐败 由于辅助原料、添加物使用不适当,加工条件欠妥 電解水殺菌技術 2 塑料包装材料的气味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