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转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Shanghai Bund waterfront urban design program
项目名称: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
设计单位:美国Chan Krieger Sieniewicz Architects
北京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类别:城市设计
建设地点:上海
场地面积:15公顷
委托单位:上海市规划局
设计时间:2007年5月至2008年1月
外滩滨水区无疑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之一。为了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改善外滩地区浦江沿岸的交通状况,上海市政府决定将目前外滩沿岸繁忙的过境交通引入地下,将地面道路改造为双向四车道,以释放地面城市空间,并以此为契机对外滩滨水区进行一次较高标准的改造,营造标志性的城市空间形象,使之符合上海外滩的国际地位。为此,上海市规划局及相关领导单位组织了十家单位参加的国际竞赛,为上海外滩滨水区的改造集思广益,提供思路。在两轮的评选中,由美国波士顿CHAN KRIEGER SIENIEWICZ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与北京都市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组成的设计联合体提交的方案均获得了甲方和评审专家一致评选的一等奖方案。
在外滩沿江步行道上缓步徐行是如此令人难忘。越来越多的上海本地居民和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游人享受着这种经历。沿着整条步道,我们看到的不但是20世纪初期上海最动人的部分,而且见证了新上海的崛起--在发展中的世界级大都会,一个代表21世纪都市面貌的城市。但是,目前在这1.8km长的滨水步道上的沿江游览似乎基本上只是在观望:游人可以回望外滩的历史建筑,或是隔江远眺浦东的雄伟。但是在整条步行道上,几乎没有途径可以直接地参与到城市的动感和活力中去。因此目前的外滩更多的是供游客游览的外滩,而缺乏供上海市民日常享用的外滩的性质。随着外滩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空间,这里呼唤更多更丰富的城市与水岸边缘之间的垂直联系。
外滩旧时的图片展示了昔日水滨和城市间的这种垂直联系,有时是船坞和码头,有时是桥梁和跳板。我们规划理念的核心就是唤回这种城市与水域之间强烈的动感。实现这一理念的基础是对交通空间的改造,过境交通的地下化可以释放出城市空间,也使得外滩区域的交通更本地化,减少了繁忙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更重要的,我们还希望利用这一契机创造彼此相间的、丰富的活动。我们在道路和滨江步行道之间设计了一系列草坡、桥、坡道等元素,把黄浦江和城市腹地用多种方式有机的联系起来,为沿外滩游览的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城市体验。这些元素之间的空间可以为人们提供购物、就餐、休憩、活动的空间。
目前外滩的机动车道、消极的绿化空间以及防洪空箱和街道之间的高差阻隔了城市和水滨,使人们无法尽快登上滨江步行道饱览江景。当人们从南京路或其他地方满怀希望来到这里,期待着一览江景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十车道的繁忙道路和并不方便的地下通道。即使通过了道路,找到入口登上步行道也需要费一番周折。未来的外滩道路改造将大大缩小道路宽度,为建立城市和水滨的联系奠定了基础。我们在此之上设想了三种主要方式来建立城市和水滨之间的有效联系:
外滩昔日水滨和城市之间关系草图
1.步行天桥
步行天桥剖面图
从城市中来的人群一旦过了中山路,一系列台阶和天桥就将他们迅速带到滨江步行道。在这里,浦东的天际线已经先行呈现在眼前。黄浦江也似乎近在咫尺。这样一来,滨江步行经验就拓展到中山路边上。
2.绿草如茵的缓坡
缓坡剖面图
城市和水滨的另一种联系是从中山路人行道到滨江步行道之间的一系列缓坡。这些缓坡上种植草皮和树木后,形成沿江的带状公园。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小径到达滨江步行道上。
3.林荫道和草坡上的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剖面图
在地段中心地区,我们不但设计了一段环境宜人的林荫道,而且草坡上设计了间或出现一些构筑物,这就使面向中山路的建筑立面为外滩提供必要的商业和服务空间。这些构筑物从滨江步行道上缓缓升起,人们可以走到屋顶上近距离欣赏外滩的老建筑,也可以坐在坡上欣赏浦东的天际线。
十大目标
Ten Goals
在1.8km长的范围内,外滩的城市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色。我们通过提出十大目标作为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指导原则,将它们统一联系起来。
目标1.加强水滨和城市肌理之间的联系
Goal One:Create amor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fabric and the Bund Promenade
外滩是上海的一部分,也是黄浦江的一部分,应当在南北两个方向使苏州河北面的黄浦江沿岸、十六铺以及老城厢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在地段北面设计了新的步行桥,人们可以在外滩滨江步行道上直接走到苏州河北侧,而不必经过外白渡桥。南面重新设计了新开河路绿地和天桥,将外滩经验引导向豫园老城厢。
外滩沿线的建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