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doc

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

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有段石锛 林惠祥 一 引言 (一)有段石锛是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东南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他地有同有异,其明显的差异之一,是有一种特殊的石器即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发现在东南区最多,在华北东部还略有少数发现,在华北西部便未曾发现过。因在华北极其罕见,故华北的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都不曾涉及这种石器,因此在中国的石器时代考古学中这种石器几乎没有地位;可是在东南一带数省中这种石器却很常见,已经可当做这一带有代表性的石器。这种石器数量虽不像普通石锛之多,但在这一地带却处处都有;普通石锛在东南区虽多,但在华北却也有少数,故不能当做东南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其他石器如石镞等也不是东南区特有的,只有有段石锛确有地方性,而可当作这一带的特征物。研究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不提东南区是不够的,要提东南区而不知道注意有段石锛也是不能指出要点的。 但是由于这一种石器从来很少受到注意,因此明白提出者还是不多。在解放前发现的是以别种名称出现,或只当作普通的石锛,或更简单地称为石斧。解放后发现很多,我在论文中早已正式用有段石锛来称它,其后各地同志们也渐渐采用这名,现在这名已有多人知道,但是各地采集和研究古物的人恐怕也还有不甚注意这种石器的。要把它和普通石锛分别开来,方能借以了解东南区的新石器时代状况。普通石锛在二三十年前也常被误称为石斧,现在大家都知道区别,这是很好的,在研究学问上不能不正名。 (二)有段石锛是国际性的科学问题 有段石锛在华北极为少见,但在南洋太平洋诸岛广大地方却有很多,其形状和中国东南区的很相像,几乎难以区别。南洋菲律宾苏拉威西都有这种有段石锛,太平洋中玻利尼西亚诸岛43也有这种东西。研究那些地方的考古学家方在推究这种石器的来源,有人也推测到亚洲大陆来,以为这种石器或者和大陆有关。但以前大陆上,尤其是华南地方发现还少,还难和外国发现的这种石器比较,因之这种石器来源问题未能解决。现在我国已发现了不少,正可以提出来和外国的比较研究,以解决东南亚以至太平洋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来源问题,间接还牵涉到人种迁移的问题。 (三)这种石器的用法用途及其形制的解释 有段石锛是形制奇特的一种石器,它的形状似普通石锛,常是长方的扁形物,刃口斜削似铁锛也即刨刀状,这是和普通石锛相同之处,它的特殊处在于背面,即刃口斜上所向的一面,不像正面的平,而是中部隆起,成一条横脊将背面分为前后二部分,前部较厚,后部较薄,看起来像二个阶段,因此称为有段石锛。一般的石斧都是二面相同,且都是平的,只有这种有段石锛两面不同。因其形制特别,故在我国二三十年前初发现时不能了解其使用法及用于何事。1929年我由中国台湾地区圆山贝塚所得的数件,带到南京,当时的考古学家都不晓得其使用法,即一面有分段的意义。其后我忆及在菲律宾时曾见过很多,又由民族学书中见太平洋诸岛土人有使用一种加柄的石器,取回来对照,果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很相像,因此知道这种石器是装柄使用的。其柄是有曲叉的,将有段石锛装于曲叉上用绳扎牢,形如小锹。使用法是知道了,但这种装柄的石器究竟用于何事,当时发现太少,无从推测,还有这种石器是怎样发展成立的也不能理解。这些问题不但在我国,即便在外国也还未解决清楚。现在我国既然发现很多,对于这种问题也就可以试行研究。 (四)有段石锛的名称 有段石锛不像石斧普遍于世界各处的人类,而是限于某几所地方,在初时没有世界通用的名称,而只有各地方研究者各自提出的名称,因此其名称很多,到现在也还不能说已经完全一致。这些名称在研究者都应知道,方能搜罗无遗。这些名称中也应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来共同采用,以免今后继续混乱。这种石器名称有下列几种。1929年我采集中国台湾地区的数件还不晓得其名称,只归于石锛一类中,注明其背面有棱1。1936年浙江杭州古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中也有数件是有段石锛,但当时的报告也只称为石锛。1937年杭州良渚镇发现新石器遗址中也有这种石器,当时称为石凿、石钺或石戈。1937年我和朋友在福建武平发现新石器遗址中也有这种石器,当时只在英文报告中称为chamfered adze,即有沟纹的石锛;又曾在另一文中称为隆脊石锛。1932年发表的中国香港南丫岛新石器时代遗址报告称这种石器为stepped axe,即有段石斧。1937年广东海丰新石器时代遗址报告中称为unguiform adze,即爪形石锛。中国台湾发现的在日本人研究者有称为圆山式片刃石器的。菲律宾的称为Luzon adze即吕宋石锛,或Philippine adze即菲律宾石锛,又称ridged adze即有脊石锛或stepped adze即有段石锛。太平洋诸岛发现的据研究者海尼·格尔顿氏(Robert Heine Geldcrn)称为stufenbeil即stepped adze意为有段石锛,但也有人称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