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利用民间文艺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启示
儒家思想利用民间文艺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启示 摘要:儒家思想利用乐、戏曲、曲艺等民间文艺传播方式,使儒家思想的传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儒家思想的普及,这种传播方式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对接融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被人民大众所掌握、运用。当代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可借助红色文化、经典影视、网络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间文艺
目前,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纵观中国思想界发展的历史长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利用民间文艺传播方式积累的成功普及经验,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民间文艺对儒家思想的传播
音乐、戏曲、曲艺等民间文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将儒家思想以歌唱、演绎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扩大了传播范围,促使儒家思想在草根阶级中的传播,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所认知。
(一)“乐”对儒家思想的传播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乐”不仅仅指现代音乐学意义上的音乐,而且也指诗歌、音乐和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1](P.11)“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社会各界的推崇。儒家历来重视“乐”的政治功能,主张用“乐”向人们灌输“礼”的思想。
孔子晚年的很大精力都在为《诗经》订正乐曲,诗三百皆入乐,诗词都是配乐的歌词。孔子特别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把音乐作为推行礼、乐的手段与工具。“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尚治民,莫善于礼。”用音乐改造社会风俗,而移风易俗的目的又是达到“安上治民”。
虽然孔子对“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直至荀子作的专论音乐的《荀子[2](P.56)他不仅继承了儒家注重音乐社会功能的思想,而且认为“乐”能引导人们的伦理道德观,教化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世间万物关系的认知,从而树立社会道德观、维护社会伦理秩序,进而巩固礼乐制度的统治。
(二)戏曲对儒家思想的传播
戏曲是演员以故事当事人身份,通过唱念做打进行表演,融会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的综合艺术,具有虚拟性、象征性、程式性等审美特性。[3](P.14)戏曲形成于唐代,成熟于宋金,主要以歌舞演绎故事为特点。
唐代的戏曲分为歌舞戏和俳优戏,歌舞戏是以歌舞为主要伎艺的歌舞戏,俳优戏是指唐代歌舞以外的戏曲类型。俳优戏包括“弄参军”、“弄假官”、“弄婆罗门”、“弄孔子”、“杂戏”等。“弄孔子”是表演与孔子有关的戏,出自《太平广记》引自隋朝侯白《启颜录》所记载的“读书岂合不解”是最早的一条优人戏弄孔子的俳语。“弄孔子”戏虽以滑稽的表演作为娱乐,但把儒家思想的雅训转化为俗讲,以角色扮演,调笑谐谑的戏剧表达了民间社会对儒家思想的俗话趣解,使儒家思想借助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北宋苏轼的《八蜡》文本综合了《礼记
儒家的经典作品丰富戏曲的内容,既而使戏曲成为儒家思想的传播载体。以戏曲为基础发展成熟的京剧为例而言,其演出素材不少取自于儒家的经典著作。《新台恨》取材《诗经
(三)曲艺对儒家思想的传播
曲艺是民间口头文学与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演变而形成,以“说”和“唱”为表现手段,用“口语说唱”塑造人物、叙述故事、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表演艺术。
荀子的《成相》篇是讲述利害的讽谏文章,客观的陈述历代兴亡的教训,写作形式以民间说唱为主,较早体现了曲艺的艺术因素。明末松江人莫后光擅长说书,曾为评书创始人柳敬亭的老师莫后光以“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为说话理论。《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三国演义》话本为《全相平话三国志》,《水浒传》则为《醉翁谈录》,这两部古典名著家喻户晓,故事题材主要体现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道德规范。虽然“说话”与“评书”没有确切的继承关系,但很多证据表明“说话”类似于“评书”。儒家思想还借助童蒙教育实现在民间的渗透和普及,《三字经》、《弟子规》是中国传统儿童的启蒙读物,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也以快板进行表演,流传至今。
二、借鉴民间艺术传播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好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在新世纪的背景下,探索多样化、生动化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形式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所在。
(一)红色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红色文化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主要载体,使马克思主义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系统部署手册.doc VIP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技术规范.pdf
- 安全标志选型手册-高清版(精).pdf VIP
-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__欧洲风情》单元教案(共计2份).docx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docx VIP
- (某某学校)书法社团活动记录上书法课教案(记录表)附16个课时汇编.docx VIP
- 《矩形顶管法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三体系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更新至2022年12月.doc VIP
- 文旅景区沉浸式剧本杀体验活动策划方案.pdf
- 达罗他胺片(JXHS2200041)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