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4-答案.doc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4-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习题解答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4.1解: 吹南风时以风向为x轴,y轴指向峭壁,原点为点源在地面上的投影。若不存在峭壁,则有 现存在峭壁,可考虑为实源与虚源在所关心点贡献之和。 实源 虚源 因此+ = 刮北风时,坐标系建立不变,则结果仍为上式。 4.2解: 霍兰德公式 。 布里格斯公式 且x=10Hs。此时 。 按国家标准GB/T13201-91中公式计算, 因QH=2100kW,Ts-Ta=130K35K。 (发电厂位于城市近郊,取n=1.303,n1=1/3,n2=2/3) 4.3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8(4-9)得 4.4解: 阴天稳定度等级为D级,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5表4-4查得x=500m时。将数据代入式4-8得 。 4.5解: 由霍兰德公式求得 ,烟囱有效高度为。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9 (4-10)、(4-11) 时,。 取稳定度为D级,由表4-4查得与之相应的x=745.6m。 此时。代入上式。 4.6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8 (4-31) (当,q=0.3) 4.7解: 有限长线源。 首先判断大气稳定度,确定扩散参数。中纬度地区晴朗秋天下午4:00,太阳高度角30~35。左右,属于弱太阳辐射;查表4-3,当风速等于3m/s时,稳定度等级为C,则400m处。 其次判断3分钟时污染物是否到达受体点。因为测量时间小于0.5h,所以不必考虑采样时间对扩散参数的影响。3分钟时,污染物到达的距离,说明已经到达受体点。 有限长线源 距离线源下风向4m处,P1=-75/43.3=-1.732,P2=75/43.3=1.732;。代入上式得 。 端点下风向P1=0,P2=150/43.3=3.46,代入上式得 4.8解: 设大气稳定度为C级,。 当x=1.0km,。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06 (4-49) 4.9解: 设大气稳定度为C级。 当x=2km时,xDx2xD,按x= xD和x=2xD时浓度值内插计算。 x= xD时,,代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88 (4-9)得 x= 2xD时,,代入P101 (4-36)得 ; 通过内插求解 当x=6km2xD时,, 计算结果表明,在xD=x=2xD范围内,浓度随距离增大而升高。 4.10解: 由所给气象条件应取稳定度为E级。查表4-4得x=12km处,。 , 。 4.11 解: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91 (4-23) 由P80 (3-23) 按城市及近郊区条件,参考表4-2,取n=1.303,n1=1/3,n2=2/3,代入P91(4-22)得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为0.06mg/m3(年均),代入P109(4-62) = 解得 于是Hs=162m。实际烟囱高度可取为170m。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不应低于该高度处平均风速的1.5倍,即uv=1.5×1.687×1700.25=9.14m/s。但为保证烟气顺利抬升,出口流速应在20~30m/s。取uv=20m/s,则有 ,实际直径可取为4.0m。 4.12解: 高架连续点源出现浓度最大距离处,烟流中心线的浓度按 P88(4-7) (由P89(4-11)) 而地面轴线浓度。 因此, 得证。 Chapter 4 Solution: Use equation , with the concentration at the downwind side of each strip being th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for the strip downwind of it. Then 2.Solution: Using Equation , and computing or looking up , we have 3. Solution: By simple rearrangement of Equation so One can solve the problem in a more general way, in terms of initial and final values as which leads to the same result. 4. Solution: Using Equation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