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语文版
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教学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2.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北京奥运成功,神七升天,上海世博、广州世大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口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背景介绍
1.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 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2.简介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
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
集《呐喊》《仿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三、解题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雾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一“中国人”和事件一“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2.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是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文章。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0课 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白鹅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鹤群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鲁迅自传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第一千个球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 骆驼寻宝记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2.1 不等关系》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doc
- 2015年春八年级数学下册《2.1 不等关系》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doc
-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五)教案 语文版.doc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 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 第15课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 第15课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 第19课《范进中举》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第21课《陈涉世家》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2015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