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科研 2010年第 31卷 第4期
《全民健身条例 》背景下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变革
陈玉忠
周年之际,如何深入贯彻 条《例》,切实解决制约全民健身发 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展的瓶颈 问题,把全民健身推向新的高度 已经成为深化社会 目标之一。党的 “十七大”则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高度关注民
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当前的体育和社 生,明确提出了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要求,进一步为
会发展形势下,继续大力发展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公共服务 做好群众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2009年 1月7曰国务院决定每
的同时,把握 “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契机,扎实推进全民健 年8月8日为 “全民健身 日”。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颁布
身的发展,既能够充分体现出体育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推 实施 条《例》,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明确了全民健身工作的责、
动作用,也能够体现出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的科学发展要 权、利,为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目标。由此,我国全
义,更是着力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实 民健身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践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
高必然地带来了包含体育在内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1 《全民健身条例 》下的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变革背景
我国社会体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8年第三次全
1952年的6月1O日,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了 “发展体育 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表明: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3.4
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 亿 1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占全国16周岁
了方向。58年来,社会发展、沧桑巨变,这一题词始终是指 以上人 口的32.7% 。折射了社会发展在群众体育需求方面
引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引领着我国体育事业走 的相应体现和发展趋势。但在看到这一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同
向一个又一个辉煌。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群 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全 民健身活动持续深入,我国
众体育事业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95年开始实施 《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使得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的
民健身计划纲要》, 《纲要》颁布实施十五年来取得了举世瞩 一 些问题显得愈加突出:如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还
目的成就,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已基本建成… 。 远未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在总量不足的前提下还呈现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相继颁 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差异明显;健身市场亟待加以规范和
收稿 日期:2010—07—10
基金项 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 目 ($30801);2010年度上海市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决策咨询项 目
第一作者简介:陈玉忠,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理论教研室.上海 200438
《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变革
引导等。尤其是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状况的不容乐观,青少 义范畴,而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发展面临的不平衡性便是难以
年学生肺活量水平、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 实现 “全民”这一共同发展愿景的突出矛盾。不同地区之间
平近2O年来持续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 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等等。我国是
制约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也与我国的社会发展之间 一 个人 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些体育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状况既 存在着很大的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尤其是当前我国贫富差距
是 《条例》实施的环境背景,也是进一步贯彻 《条例》应该 存在扩大趋势、社会阶层差异矛盾突显的时期,如何兼顾全
着力解决的问题。 体、共同发展应成为全民健身发展中应该密切注意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在充分展示中国体育辉煌成就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 “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仍处
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民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统化”与“多元性”:观察秦汉魏晋巴蜀史的重要线索.pdf
- “一站多居”:成都市别墅群治理的探索.pdf
- “仪式音声研究框架”之解读——兼议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pdf
-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阐释.pdf
-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pdf
- “隐形经济”及其治理.pdf
- “隐性置换”——满族传统民居当代发展模式初探.pdf
- “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pdf
- “颍上”与“慎”的来龙去脉.pdf
- “用工荒”不是无因的果——来自广东“用工荒”的调查.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