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焦化分馏塔顶部结盐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焦化分馏塔顶部结盐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广石化焦化装置 1.概况 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炼化1#延迟焦化装置,为两炉四塔模式、设计产能为80万吨/年的单面辐射延迟焦化装置,1996年2月投产,2002年经过换热改造及采用零循环比流程扩能到100万吨/年焦化装置,分馏塔塔盘改为条形浮阀,2003年9月分馏塔出现塔顶温度倒挂,汽油质量无法控制的现象,汽油干点高达245℃,柴油质量控制正常,2004年6月装置停工检修,发现24~27层塔盘已经被焦粉堵死,浮阀完全不能动作,2005年5月,装置缩短生焦周期,即由24小时生焦周期改为20小时生焦,从而使到装置的处理能力由3000t/d提升到3300t/d,2006年2月装置进行第一次分馏塔水洗。2007年2月份检修开起来后,由于焦炭塔的问题处理量从3300吨/天降到2700吨/天,汽油干点控制指标为≯200℃,2007年一共进行了4次水洗。 2 分馏塔顶部塔盘出现结盐的现象 根据长时间的数据跟踪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现象,可以判断分馏塔出现结盐: 分馏塔顶温度和顶循抽出温度的温差(温差=顶循抽出温度-分馏塔顶温度)变小,甚至倒挂。 为了控制汽油质量,顶循流量在同等条件下,需要增大。 顶循出现抽空现象。 分馏塔柴油集油箱液面出现波动,手动操作都难以控制。集油箱汽相温度异常。 出现汽油质量无法控制(往往最后出现,出现以后所有调节操作无效)。 2.分馏塔顶部结盐的原因分析 作为焦化装置来说,携带焦粉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原料一定和处理量一定时,从焦炭塔携带到分馏塔的焦粉总量是一定的,而且多年的实际运行经验,这些焦粉的携带并没有造成下游装置的问题,是合理的可接受的;问题时如何让这些焦粉流动起来,不要堆积、结块,从而堵塞工艺介质流通和交换的通道。 作为分馏塔来说,从焦炭塔带来的焦粉,都是细粉,会在分馏塔的各个侧线进行分配带走,在分馏塔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果再那个环节出现了集结停留,那分馏塔在这个位置的运行肯定出现了问题,就广石化的情况来看,盐的出现,吸附焦粉,从而加速了分馏塔塔盘的恶化,单独的盐或者焦粉问题都不会很严重,当焦粉和盐结合在一起,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因此分析的前题是;先有盐的析出后有焦粉的堆积。 2.分馏塔顶部结盐的原因分析 2.1 温度对分馏塔结盐的影响 根据多年的检修塔盘检查情况以及外厂焦化装置的情况,出现问题的塔盘都是在顶部4层,界线很是分明,4层以下基本上看不到塔盘堵塞的现象,2004年6月装置停工检修,发现24~27层塔盘已经被焦粉堵死,浮阀完全不能动作,其中24、25、26、27层的焦粉堆积高度为3厘米、20厘米、10厘米、3厘米,就是这种情况下,顶部4层以下也是干干净净的。分析一下23层和24层的差别,就是温度,其他的性质基本相同,这就意味着温度是分馏塔结盐的重要因素。 2.1 温度对分馏塔结盐的影响 从操作数据分析,2006年2月份装置也曾因2005年12更改汽油干点指标,顶部温度低控,引起分馏塔顶部塔盘分离效果下降,进行水洗且汽油干点改高指标控制后,顶部分馏塔运行工况正常,2006年年底大修,检查分馏塔顶部塔盘很干净。表-1、2是2006、2007年分馏塔顶部4层塔盘运行参数。 表-1、2006年T-102顶参数 表-2、2007年T-102顶参数 表-2、2007年T-102参数 图-1 06年和07年温差变化对比图 图-2 06年和07年分馏塔顶温度变化对比图 2.分馏塔顶部结盐的原因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分馏塔顶部温差06年比较平稳,07年的变化较大(其中还经过了多次水洗)。 06年2月水洗后,全年平稳运行无水洗,07年的水洗了4次(7、8、9、11月),密度很大,从图-2数据可以看出,06年的塔顶温度几乎和07年的抽出温度一样,我们可以认为分馏塔顶部结盐的温度在130℃左右,就是说分馏塔顶循抽出温度要控制在130℃以上,盐的析出就会大大降低,分馏塔的运行周期就会延长,当然分馏塔的结构不一样,温度可能也会不一样,但是趋势应该是一样的。 图-3 顶循抽出温度变化图 2.分馏塔顶部结盐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温度在早期还是比较高的,并且稳定在130以上,但是在18日以后顶循抽出温度变化变大,并在30日突变,抽出温度下降到109℃,而且无法恢复温差。 2.2 原料对分馏塔结盐的影响 原料对分馏塔顶结盐的影响时肯定的,原料的残炭从12%到现在最高27%,变化很大,广石化1#延迟焦化装置的2002年以前装置汽油干点一般都控制在180℃,塔顶温度大部分低于100℃,装置运行超过2年后装置才出现过汽油质量无法控制的现象,检修发现顶部4层出现粘稠物,但是都很少出现汽油质量不合格的现象。自2002年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doc
- 浅谈故宫形式的美.docx
- 浅谈数形结合-毕业论文.doc
- 浅谈新农村建设与法治的关系.doc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doc
- 浅谈构建物理模型在提高高中生物有效性教学的应用.doc
- 浅谈时尚人像摄影技法.ppt
- 浅谈架子队建设中的相关法律问题.doc
- 浅谈山西榆次后沟古村的空间设计.doc
- 浅谈汽车消费需求与营销对策.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